盛冬有一個親愛的弟弟,他是一個帥氣陽光灑脫的帶著點痞氣的大男孩,典型的少女殺手,初中畢業去了離家幾百里的一個學校學習 “土木工程” 盛冬也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所以盛冬知道他什么也學不會,但是那三年對他來說一定很重要,對于一個愛玩的孩子來說,終于擺脫了父母的管制,像是脫韁的野馬在無盡的草原上馳騁,只要控制在原則范圍內倒也沒什么,所以,一開始盛冬就跟嬸嬸說放他玩三年吧,等畢業了再重新選擇就行,因為他還年輕,是啊,他還年輕,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呢。在學校里他經常給盛冬打電話,哥……哥…… 盛冬能聽出來他對于未來的迷茫,所以盛冬引導他,盛冬說 ‘這三年你可以什么都學不會,但是你一定要想明白,你自己以后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
世間有很多事是相通的,人生的發展跟國家一樣都需要改革,08年盛冬在一家計算機社會培訓機構學習,思維發散的他曾經因為一個女老師與學生打了一個招呼就斷定他們兩個人的關系不一般,后來沒過多久盛冬就畢業了,然后聽說那個女老師與那個學生結婚了,9歲的時候,爸爸問盛冬,你長大了有什么理想,對于8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9歲的孩子遠沒有現在的孩子那樣的聰明,那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獲取資訊的方式只有 “電視”,“報紙” ,同齡人一般的答案都是 ”科學家,將軍,醫生,老師,警察……“ 9歲的盛冬對這些答案都是呲之以鼻,哪特么那么多科學家給你們當,我的理想只有一個,當老板。
??從小盛冬就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他的腦海里他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子,但是他從來沒想過大概要幾年才能成為他想要的樣子,就這樣被生活推著、走著,看似有了一切,生活平淡、直到有一天才發現,他離那個他想要成為的人越來越遠,遠到變得模糊,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他不禁問自己,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五年后是什么樣子的?
周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想想十年后的自己》開頭:
十八歲之前,我是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時我每天就在浙江藝術學校里跟著同學唱唱歌,跳跳舞。偶爾有導演來找我拍戲,我就會很興奮地去拍,無論多小的角色。如果沒有老師跟我的那次談話,那么也許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知道周迅是誰。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專業課的趙老師突然找我談話:“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于未來的打算嗎?”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師怎么突然問我如此嚴肅的問題,更不知道該怎么回答。老師問我:“現在的生活你滿意嗎?”我搖搖頭。老師笑了:“不滿意的話證明你還有救。你現在就想想,十年以后你會是什么樣?”
周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想想十年后的自己》結尾:
從學校畢業后,我忙于接拍各種各樣的影視劇。我始終記得,十年后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對角色我開始很認真地篩選。后來我拍了《那時花開》,拍了《大明宮詞》,我漸漸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師和我談話后的十周年,我不知道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
其實你也和我一樣。如果你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十年后我會怎么樣?”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時刻想著十年后的自己,你會朝著自己的夢想越走越近。
是啊,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想法,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是擁有期待的,但是很少有人會給這個未來的期待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人們總是習慣被生活推著走,隨遇而安,漸漸 的忘了自己最初的愿望,如果你想明年能有機會出國旅行,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就要把護照準備好,然后開始攢錢,開始做攻略,機票什么時候便宜,目的地哪個季節更適合游玩。如果你想明年能增加一些收入,那從現在開始你就要開始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更加努力,找機會去學習給自己充電,利用業余時間去做做兼職。如果明年你想自己瘦十斤,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就要每天少吃一點飯,每天多走一點路。人生要變得有計劃,大部分人對于生活是有計劃的,但是能執行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人們總喜歡抱怨,抱怨生活,抱怨收入,所以如果你也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那就要行動起來,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去努力,做長計劃而不是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