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問題
一、整體來說這本書是告誡人一生要遵守基本原則。闡述人生的意義:磨煉意志、提升心性
二、什么是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義何在?人生應有的狀態(tài)是什么?
提到了人生美好幸福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思維方式?jīng)Q定了人生的結果。而思維方式即人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
三、這本書說的都是最淺顯而卻被大多數(shù)人所忽視的道理,而且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應該補的一課。作者的成功也有許多的其他因素,比如自身專利研究成果的支持等,但是,作者將這些成功都歸結于自已的努力感動了神靈,其中唯心的成份我是不認同的,但是美德是不能丟的。
四、與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程度,思維方式,人生態(tài)度對比,自己確實是做的不好,應該認真的學習,并且踐行。
精典語句:
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社會賦予自己的角色,或者對于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公務、家務、學習——都要盡心盡力,孜孜不倦,鍥而不舍。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磨煉人格的修行。
全力以赴去做好勤奮工作,滿懷感謝之心,思善行善,真摯地反省,嚴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煉心志,提升人格,——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就是人活著的意義之所在。
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這種能量要靠自我激發(fā)、自我燃燒才能產(chǎn)生。自我燃燒最好的辦法就是喜歡自己的工作。無論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會產(chǎn)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產(chǎn)生向新目標挑戰(zhàn)的渴望。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更加喜歡自己的工作。在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之下,再努力也不覺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績。
序言
人生的意義:提升心性、磨煉靈魂
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
把苦難看作考驗,看作機會。
P8 ? ?人格=性格+哲學(先天的性格加上人生道路上學到、領會到的哲學造就了我們的精神品格)
——最終決定人格的是哲學。
精進:拼命努力、心無旁騖、埋頭眼前的工作。
P11(農(nóng)夫二宮尊德,田間的精進) ? 勞動對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勞動具有克制欲望,磨煉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
聚精會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這就是最尊貴的“修行”
全神貫注于一事一業(yè),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這個過程中,靈魂自然而然獲得凈化,形成其厚重的人格。
熱愛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修行的目的。
正確的人生哲學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產(chǎn)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勞動中才能得到磨煉。
埋頭于本職工作,不斷鉆研,反復努力,這意味著珍惜上蒼賜予的生命中的每個今天,此刻中的每個瞬間。
必須“極度認真”地過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虛度。
不必脫離俗世,工作現(xiàn)場就是最好的磨煉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認真工作就能塑高尚的人格,就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思維方式?jīng)Q定了人生的結果。
思維方式:人的心態(tài),人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總是積極向上,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xié)調(diào)性,善于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tài)度,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欲。。。簡單的倫理道德。
你心中描畫怎樣的藍圖,決定了你將度過怎樣的人生。強烈的意念,將作為現(xiàn)象顯現(xiàn)。
懷抱善念,拼命努力。
樹立作為人應有的正確 的人生觀,盡力貫徹到底,它不僅能夠指引我們每一個人走向成功和輝煌,而且可以給我們?nèi)祟悗砗推脚c幸福。
第一章 ?實現(xiàn)理想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人生法則——“心不喚物,物不至”
“癡狂”程度的強烈愿望,堅信目標一定能實現(xiàn)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著目標奮勇前進。——達到目的唯一的方法。
在頭腦里反復周密地推敲這個愿望實現(xiàn)的具體方法,將這個愿望實現(xiàn)的過程預先在頭腦里進行模擬演練。道路變得清晰。
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成就事業(yè),變理想為現(xiàn)實時必須的態(tài)度。
人生隨人的心態(tài)變化而變化。——所有痛苦都是由自己的心態(tài)所引起,招致的。
改變心態(tài)的瞬間,人生就出現(xiàn)了轉機。——正面考慮,積極思考,思想的力量能夠大大拓展人們的可能性。
人生就是“今天”的不斷積累,就是“現(xiàn)在”這一刻的不斷延續(xù)。
貫徹現(xiàn)場主義,仔細觀察現(xiàn)場的狀況。——唯心的部分暫且保留,但是,做為一個企業(yè)者,對現(xiàn)場要有極度的關注和熱情。——面對產(chǎn)品和現(xiàn)場,用眼睛去凝視,用耳朵去傾聽,用身體去貼近,用心靈去感受。
要想做成一件事,強烈的愿望、認真的思考是起點,這種愿望、思考強烈的程度、持續(xù)的長度,以及在實現(xiàn)過程中貫徹的認真程度,是一切成敗的分水嶺。
把夢想說出來,也是實現(xiàn)夢想的行為之一。
把夢想實現(xiàn)時的情景,到達夢想的過程,在頭腦里反復模擬演練,將它們具體化,形象化,以至能“看見”實現(xiàn)過程和情景。這樣實現(xiàn)夢想的真實道路就逐漸清晰。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獲得種種啟示,幫助自己一步步接近夢想中的目標。
人格——只有在描繪夢想、鉆研創(chuàng)新、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練。
第二章 ? 從原理原則出發(fā)考慮問題
抓住復雜現(xiàn)象背后單純的本質
原理原則——做為人,何為正確?——作為人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
遵守這些原理原則,就不會犯大錯誤,才不會困惑。
當我們迷惑、煩惱、痛苦、困頓的時候,這些原理原則就成為我們抉擇和行動的判斷基準
人生就是判斷的積累,就是決斷的連續(xù)。過去判斷積累的結果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生,今后如何選擇,將決定我們今后的人生。
企業(yè)經(jīng)營的根本:為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的產(chǎn)品和服務——不是把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貫徹這一經(jīng)營的原理原則,最終使我們走向成功。
即使蒙受損失也必須遵循的哲學,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覺悟——自己心中有沒有這種哲學和覺悟,這就是事業(yè)成功與否,人生幸福與否的分水嶺。
始終保持火一般的熱情,不論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什么事情,一概以“極度”認真的態(tài)度面對,正面迎擊問題。
體驗重于知識。凡事都需要知識加上經(jīng)驗才能“會”。——“會”和“知”中間有一條鴻溝,只有靠現(xiàn)場的經(jīng)驗才能填補。
拼搏在當下的這一刻。滿懷熱情,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埋頭于眼前的工作,專注于現(xiàn)在的每一個瞬間,這樣就能展望明天,開創(chuàng)美好的將來。
成就事業(yè)需要“自燃型”即自我燃燒型的人。
物質有三種類型:
1、點火就能燃燒的可燃性物質;
2、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物質;
3、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物質。
能做成事情的人,他們不僅自我燃燒,而且其能量還可與周圍人分享。
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已心在內(nèi)。
越是糾纏不清的利害關系,冷靜地分析問題,結果發(fā)現(xiàn)爭論的原因其實極為單純。——多半是利已的理由,
把問題說清,回到“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個本質上來,問題就迎刃而解。
做人的原理原則超越國家差別和時代新舊,適用于全人類。
第三章 ?磨煉靈魂、提升心志
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要言行高潔,嚴于律已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飽償痛苦、傷悲、煩惱,一邊掙扎一邊又感受生命的喜悅和樂趣,體味人生的幸福,。
“六項精進”——磨礪心志的指針——一點一滴去實踐,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
1、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2、謙虛戒驕
3、天天反省
4、活著就要感謝
5、積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
不馬虎,不偷懶,拼命地工作,認真地生活。
即使碰上壞事,照樣心存感謝,養(yǎng)成這種心態(tài),才能堅守正道。困難來了,那是成長的機會。
釋迦的“六波羅蜜”——磨煉心志、凈化靈魂不可缺少的修行
1、布施(心中充滿關愛他人的善念)
2、持戒(作為人不可為的惡行必須戒除)著力控制好自己的言行
3、精進(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做到“不亞于任何人”的程度)
4、忍辱(不屈服于苦難,忍得住痛楚,決不能逃避,努力做好該做的事)
5、禪定(浮躁的社會,緊張的工作,快速的節(jié)奏,至少每一天,我們要靜下心來,集中精神,直視自我)
6、智慧
第四章 以利他心度人生
利他心,在佛教就是“與人為善”的慈悲心,在基督教就是“愛”。
習慣于依賴別人,只想要別人照顧的人,往往缺乏知足意識,只會發(fā)泄不滿。踏上社會,要轉變角色,要為周圍的人服務,要為團隊,為企業(yè)作貢獻。
經(jīng)營企業(yè)的目的,首先是保障員工的生活和幸福。
對于同一件事情,從善意的角度思考,還是從惡意的角度思考,自然而然,兩者所導致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比如,與人爭執(zhí)時,總想駁倒對方,總認為錯在對方,要逼迫對方認錯。這是一種做法。但也可以體諒對方的難處,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五章 ?與宇宙潮流協(xié)調(diào)和諧
主宰人生的兩只看不見的手:命運、因果報應法則
我們身上發(fā)生的各種事情,都有其產(chǎn)生的原因。這原因不是別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你想什么,做什么都成為因,而必生其果。你對所生結果如何應對,又成為因,又必有所果。
只要堅持思善行善,因果報應的法則就會發(fā)揮它的作用。
災難來臨,不可消沉,要高興才對。災難能把長期以來依附在靈魂上的業(yè)障消除。
全力以赴去做好勤奮工作,滿懷感謝之心,思善行善,真摯地反省,嚴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煉心志,提升人格,——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就是人活著的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