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需要有三個階段的失憶!
第一個階段,是大約三歲之前,這是自然規律,由不得自己。任何人,都會將發生在這短暫的人生歷程里那些歡喜悲哀,痛苦劫難,選擇失憶。偶爾能記住的也是零星的少的可憐的瞬間。
我在三歲之前記得一件事情,等長大后偶爾跟母親提起,母親大驚,那件事情確切的說是發生在我2歲左右。于是母親再追問我一些其它的事情,不得而終。等到我生寶寶后,就很關注幼兒記憶的事情。
寶寶3歲之前磨難多多,先是因難產在醫院呆了將近一個月,后來的過程更是磕磕絆絆,感冒、腹瀉、發燒數度進醫院也就罷了,曾經有一個階段因為腺樣體異常膨脹,堵塞氣管,天天醫院掛水,毫無起色,最厲害的時候睡眠竟然只2-3分鐘就被憋醒。中藥吃到當飲料喝。還有,當年那些跟保姆相依為命的日子。及至今日,再追問,天知道,完全處于失憶狀態。
這第二個階段,當是人生日暮時分,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身體如殘燈弱柳及近枯竭,所歷往事漸漸淡出人生,重新回歸及近童稚期。這個失憶期,往往是跟著生命的節奏,自然而然的生發,也是個無奈的選擇!
我奶奶活了近百歲,老年能憶之事兒,無非孩童時家道興旺時的無憂童趣,許多青年中年的情節被迫刪節。生命中只留幾個能刻骨銘心的片段,幼年被教書的太爺爺婚配爺爺的慶幸,中年喪夫的痛苦,拉扯一群孩子頂著家族指責敗家的臭名,靠變賣田產供孩子上學,艱難度日,如此而已!
我無法理解她風雨飄搖的人生歷程,只能從她斷續的記憶中找尋一些行路的艱難。一個三寸金蓮的弱女子,行走在那個唾沫橫飛的年代,如此不堪!
所以,我就想到了第三個階段。沒有人會希望在如我這般精力充沛的時期,考慮失憶的問題,除非有什么人生變故,誰想在這個階段選擇失憶呢。
在奶奶去世后的這些年里,生活的磨礪,人際的冷暖,工作的促狹,令我不斷反思人生的過程,咀嚼生活的苦甜酸辣。生活工作經歷的多了,痛苦的到位了,到了某個節點,突然就釋然,仿佛積累的正負能量一下子放空。這種選擇,往往要經歷內心痛苦的撕扯,不是你想失憶,不是你有能力失憶,是你必須放棄,否則那些痛苦的過往就會時不時的蹦出來撕咬你的心。
這種失憶,最是無可奈何,理性的內心掙扎!
失眠的時候,經常聽夜話,那些因工作的糾結,感情的悲歡,家庭的變故,子女的養育。一件件一樣樣生活瑣事累積的生存狀態,鮮活的鋪展在眼前。一段感情破裂了,忘卻,重新開始;軌道偏離了,整好,給自己麻醉暗示,重新來過;與小三斗完斗小四。失卻了先前的至純至情,口味重到就是維護一個所謂完整的家,感情已然成了奢侈品。飲食男女,食色人生,有幾人能瀟灑的跳出這家長里短,狂放不羈的左右自己的人生?大多或無奈或明智的選擇失憶。
年輕的時候,一味覺得,感情這東西絕對是純凈的東西,不能有任何雜質。有任何閃失,都要選擇決斷。不愛了就是不愛了,沒有回旋的余地。要好的人背后詬病就不能容忍。可是經歷了人生的波折滄桑,你會發現,許多事情,包括感情,友情,交情。哪有真空里的至純?都是年少的潔癖而已,于是不得不失憶,不得不包容,不得不無奈的放棄。
是啊,就如一個家里。堆滿了不同時段買來的各色衣服家具,瓶瓶罐罐,各色物件,當初喜歡的了不得的東西,照樣要被新的替代,被時間磨礪,失卻初心,于是你必須痛下決心,舍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保持家的完備齊整!否則,垃圾充塞,內心添堵!
人的記憶,或許要時不時的做垃圾清理,不能太認真不能太潔癖。好的事情,可以養神怡情,至于那些精神的垃圾,窩在心里,早晚要出問題!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失憶!可是,這也未免太難些,因人而異,需要大徹大悟吧!
所以我要說,人的這第三個失憶階段,需要理智來把控,控的好了,精神清爽,不背包袱,也許,活的就輕松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