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楓薦書(第56期)
(一)
35歲的時候我將成為百萬富翁。這是一個10歲的男孩在經濟大蕭條的1941年說出來的話。一年之后他開始進入股市,他有25年的時間去實現目標。為了賺取更多資本,小男孩賣報紙、賣高爾夫球、經營彈子機,想盡一切辦法,一分錢一分錢開始積累,同時不斷學習,提高對財富的認知。后來,他在30歲的時候就成了百萬富翁,再后來他成為了世界首富巴菲特。
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巴菲特都做了些什么?他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夠濕的雪和一面夠長的山坡。那么巴菲特是如何發現雪和山坡的呢?答案在這部《滾雪球》中。
這是巴菲特唯一授權的官方傳記,但是卻讓聚光燈下的股神走下了神壇,巴菲特首次敞開心扉,講述了那些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比如因為母親從小的責罵,他生性自卑、缺乏安全感;他青春期叛逆誤交損友,成了小偷;他婚后忙于賺錢忽略家庭,導致感情破裂等等。其實股神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生活的磨礪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巴菲特也在傳記中,毫無保留的分享了自己60多年在商業和投資中的寶貴經驗。他怎么從一個打工人蛻變成投資人,怎么對復雜的大環境進做出預判,怎么帶領伯克希爾—哈撒韋從瀕臨破產走向商業帝國等等。跨越兩個世紀,美國經歷了30年代的大蕭條,70年代的滯脹,08年的金融危機,巴菲特都做出了對的選擇,長期霸占全球富豪榜。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讀一讀股神的傳記,沒準我們能找到巴菲特說的那塊雪和那個山坡,讓財富開始滾起來。
(二)
巴菲特的商業帝國居然是從一個愚蠢的決策開始的。
股神掌舵的企業叫伯克希爾—哈撒韋,管理著四五千億美元的資產。時光回到1962年,伯克希爾只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巴菲特原本打算買一部分股票,低買高賣賺一筆,沒想到對方總裁在回購股票時企圖欺騙,壓低股價。股神一怒之下,徹底收購了這家破廠。事后,巴菲特意識到這是一時沖動的愚蠢決策,夕陽產業、設備落后、產能底下,他試圖把它賣掉,可惜這個燙手山芋一直甩不出去。
巴菲特索性一竿子捅到底,把這個錯誤的選擇扭轉成正確的結果。后來,這家小破廠蛻變成了他對外投資的商業帝國,并把他推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呢?他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夠濕的雪和一面夠長的山坡。
90多歲的巴菲特在這部個人傳記《滾雪球》中,完整講述了他的財富人生。6歲賣口香糖賺第一筆錢,11歲開始炒股,25歲辭職創業,30歲成百萬富翁,78歲成世界首富??缭絻蓚€世紀,無論是30年代的大蕭條、70年代的滯脹、08年的金融危機,巴菲特都能審時度勢,他的財富總能逆勢增長。在這本書中,他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這60多年在商業和投資生涯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我讀完這本書的感覺是,高大上的股神走下了神壇,他坦言自己年少自卑社恐,青春期叛逆淪為小偷,人到中年忽略家庭導致婚姻破裂,事業的難題讓他焦慮失眠。其實所謂股神,也是從普通人一步一步磨礪,成長起來的。
推薦奮斗者們都讀一讀《滾雪球》,巴菲特說,所謂滾雪球,不僅僅指賺錢,還有認識世界、結交朋友,如果你找到正確的雪地,雪球自然會滾起來。
(三)
92歲高齡的巴菲特依然喝著快樂肥宅水,把漢堡包和薯條當主食。還經常告誡人們,華爾街精英大多是騙子,賺錢的方式就是投機。
那么巴菲特942億美元的財富是怎么來的呢?
他6歲賣口香糖賺第一筆錢,11歲開始炒股,25歲辭職創業,30歲成為百萬富翁,一路開掛,08年金融危機時成世界首富。
他把財富的積累比喻成滾雪球,找到正確的雪地滾起來。但他選擇的雪地不在華爾街,而是在他出生的地方,美國中西部城市奧馬哈。他拒絕五花八門的金融衍生品,拒絕過度負債投資。并且始終堅守安全邊際,只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他保持著簡單樸素的生活作風,住著幾十年前買的老房子,開著多年不變的代步車。他還主張給窮人減稅,增加富人的稅負。
這顯然都與華爾街精英們格格不入,甚至引起敵視,但他依然超越了華爾街,成為受人崇拜的股神。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都對巴菲特的財富人生充滿好奇,市面上也一直流傳著很多關于他的書。但是,我手上這部《滾雪球》是他本人授權的個人傳記。作者花了5年的時間采訪巴菲特本人,翻閱了未披露的的私人信件和檔案,跟著他到各地出差觀察工作中的一舉一動,還采訪了他的家人、朋友、同學、商業伙伴等總共250人,內容十分客觀真實。
巴菲特說過,他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在出生那天就中了彩票,趕上了美國高速發展的幾十年。那么他如何順勢而為,在每個關鍵時刻都做了什么選擇呢?這本書里有他60多年商業和投資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