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晚8.00,我聽了齊帆齊姐姐講《如何才能更長久的寫作》,這也是我人生當中所聽的第一堂網絡寫作課。
我喜歡寫作很多年了,但堅持寫作的時間卻很短。大學時我喜歡在空間發說說,只是簡單的記錄自己的心情;之后在空間發日志,也受到同學朋友的贊揚和鼓勵;畢業后我在文學網站寫過一段時間文字,結交了不少文友,但最終因種種原因,未能堅持。現在我打理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偶爾零零散散的寫一些自己的小情小緒,但卻并未把寫作當成一種目標。
齊齊姐是一位把寫作當成自己人生目標的寫作者。她研究很多寫作大咖,我想她定是志向遠大,在鉆研,在摸索,在往作家的方向邁步。與此相比,我的確是深感愧疚,愛文字那么多年,但是潛下心來鉆研寫作的時光卻那么少。人們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這句話用在寫作者身上也是如此吧。
齊齊姐還是一個很勤奮的寫作者,雖然她不是眾多勤奮者中的一個特例,但是的她毅力和勇氣,也是讓我佩服的另一個方面之一。上次我公眾號轉載了江湖姐姐寫她的一篇文章《有一種寫作牌雞湯叫做齊帆齊》,的確對我啟發很大,很受鼓舞。
認識她源于她的一些文章。她說自己學歷低,僅僅初中畢業,打過工,創過業,現在學習寫作,并愛上簡書。她寫自己是如何學習寫作的;她寫自己與簡書的緣分;寫如何運行微信公眾號;寫微信公眾號漲粉的經驗等等。的確,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她寫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干貨,她的文字不是在講道理,也不是在說故事,而是在擺事實,她將事實轉化成文字,帶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能讓人看到希望的燈,不僅照亮了人的心靈,也給人指引了方向。
之后她又摸索出了自己的寫作特色,比如她寫《年收入20萬賣鮮面條的夫婦》、《餐飲店主的生存現狀》、《開黃燜雞米飯店的閨蜜》、《開花甲店的溫州人》、《業余寫作出版5本書復旦碩士》等等,她轉戰寫身邊的草根奮斗故事,激勵了很多的人,也幫助了更多的人。她說寫作,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這一點我是十二分贊同的,當然也是感同身受的。一種滋養人身心的小愛好,真的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歡喜。旁觀者或許無法體會,但是真正涉足于其中的人是有所同感的。如果說對于一位初學者來說,她寫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干貨,那么對于一個并非是初學者的寫作者來說,她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她的堅持,她的勤奮,她的高產,都是擺在人眼前的事實。我聽一個作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寫作者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只需要拿出作品。齊帆齊就是一位用作品說話的寫作者,所以我佩服和敬仰。
我一直認為寫作不是靠聽課能學得會的,靠的是多看,多寫,多練,所以即便我接觸過很多寫作者,這些寫作者當中很多都開網絡培訓課,但我卻始終未報過有關于寫作方面的網絡課程,即便我現在的想法依然是如此,我依然認為寫作是一項無法教的技能,對于一個想要學習寫作的寫作者來說,唯有多看,多寫,多練,多模仿,然后鼓足勇氣去下筆,并能擁有毅力去堅持。
當然報齊齊姐的網絡課程也并非偶然,第一是因為她的草根故事的確寫的好,第二我覺得是因為她勤奮的精神打動了我,第三是我想明白她是如何如此高產的。我自己做不到的,有人能做到,所以我便很佩服和敬仰,我要去學習她是怎么做到的。也可以說這是我加入齊齊姐網絡寫作課程的初衷吧,我好奇她為何如此會寫故事,而且能寫的繪聲繪色,如何有如此多的時間,能保持經常更新。如何能一直保持高產寫作,且樂此不彼。 所以我想要再更深入的了解她,也想更深入的了解她眼中神奇的簡書,于是我報了她的網絡寫作課程,也來到了簡書。
今天聽了她的課,我更加深信,上天是眷顧勤奮的人的。
今天她講的主題《如何能長久的堅持寫作》,我不得不承認,她是一位很喜歡思考的寫作者,她講如何能夠零基礎寫作,寫作的入門及技巧,寫作前的構思。實話實說,這些我的確是從未想過,我寫作純粹是因為想寫而寫。卻未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去審視寫作技巧和目的。
首先齊齊姐講了寫作的重要性,的確,現在是一個全民寫作的年代,寫作不僅僅能給我們自己帶來精神愉悅,還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而且還能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加分。學會寫作,這的確是職場競爭力的核心武器之一。
她說我們寫作必須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希望,要知道寫作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她給我們講作家排行榜的那些寫作大神們,給我們鼓勵和加油。這讓我反思我寫文字那么多年,卻終無成績的原因。人總是要有目標和方向的,否則就如同一只被風吹散的蒲公英種子,無法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我缺少的就是這種目標性,所以為了找尋自己的方向感,為了能更快的給自己定位,我下決心也開始為自己制定寫作計劃。
她寫作是勤奮的,她講她的寫作狀態是這樣的: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回去已經很累了,就看看書,早睡。第二天早起寫作,每天五點多起床,八點上班,除去洗刷,吃飯時間,大概能寫作兩個多小時。我覺得這種生活的方式非常健康,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嘗試學習寫小說,我也一度苦惱,因為熱愛寫作,所以常常熬夜,有時凌晨一點多才睡,早起睡不醒,夜里睡不著,而且還經常容易眼疼,脖子疼,腰疼。我怕視力再度下降,怕自己的得頸椎,腰椎,還怕長時間對著電腦損傷皮膚,所以便再度停筆。根據她的分享,我想如果能夠做到早睡早起,而且再加上多鍛煉,或許就會好很多。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輸了健康,如何能更好的寫作和生活呢?
她講如何去寫作,如何找到書寫者的信心。我將其分享在這里,以供愛好寫作的寫作者們參考。
如何去寫作?她給了四點建議: 1、每天發說說記錄,積累素材; 2、先從身邊的人和事寫起; 3、寫最難忘的記憶事件; 4、寫最近看的書和影視劇的感想。
如何找到書寫的信心?她說也給了四點建議: 1、找到書寫的信心; 2、允許自己有寫爛的權利; 3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相互鼓勵和督促; 4、每天至少有500字的練習量。
的確,這些雖然說是很簡單,很普通的一些建議,但是卻是最實惠,最受用的。
她倡導寫作者要寫身邊真實的故事,這樣才能打動人心。的確,真實是一種力量,文字的最高境界就是反璞歸真。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也是一項藝術,自然也是這個道理。 她還倡導我們多寫日記,有空多摘錄好詞好句,日記是為了讓我們養成記錄的好習慣,讓我們多思考,多積累素材。一個好的寫作者就是要帶著體驗的感覺去過每一天,無論痛苦還是幸福,都是寫作者最好的佐料。我們要學會將生活的素材積累進大腦里,并且用心感受,思考,并勤于動筆。這些理念和我的觀點也是不謀而合的,所以我覺得很知足,也覺得很欣喜。
齊齊姐并不是很官方的去教她的學員如何去寫,而是給大家找方法,她告訴學員在寫一篇文章前要先構思,就是想好這篇文章大概分幾個段落,表達什么觀點,再配其它正反事例,突出主題,讓別人看后,有所收獲,有所思考。一篇文章,要么給讀者帶來帶來感悟和啟發,要么文筆優美,能滋養心靈,要么思想深邃,給讀者帶來價值,否則別人為什么要花費時間去讀你寫的文字?的確,這世上寫作者那么多。如果想要別人選擇你,當然你就要有一定的特色,有能夠吸引人眼球的東西。
齊齊姐還倡導最開始學習寫作的人,可以模仿你喜歡的作家,她說的一句話我很贊同,模仿一個人是抄襲,模仿一群人是創新。如果真的不會寫,那就找幾篇你喜歡的文字,進行拆解,研究,找到一定的寫作規律,這也是一種方法。
一個小時的課程很快結束了,我很佩服她僅僅寫作一年的時間,就總結出這么多的心得感悟,并將此匯總整理,分享給學員,這是一個多么會創新的寫作者啊,相比較而言,我們但但是為了寫而寫,而不懂得反思,總結,是不是就有一點愚笨了呢?
齊齊姐說課程結束,學員可以自己自由提問,我在課程結束后提問的這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擺脫掉總喜歡寫自己的小情小緒的毛病。
齊齊姐的回答說文章總喜歡寫自己的小情小緒,可能是寫作的主線局限于了小我的狀態,沒有跳出小我的圈子,沒有站高一點,去看世界萬物,寫作要有悲天冥人的心態,平時多看一些有思考性的文章,她還建議讓我多看一些有哲思的文章,推薦周國平老師的書。我覺得說的很好,讓我很受用。
課后,我經過深思和自我剖析,我終于能夠回答為何我寫的文章都是小情小緒。那是因為我只是想要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喜歡的是自己一吐為快的快感,我的文字是為自己而寫的。而并未真正的以一個寫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沒有大局觀,沒有未讀者著想。我缺乏鉆研和深究,我缺乏反思和自剖,我缺乏榜樣的力量,所以我是失敗的,我是停滯不前的。
我覺得愿意改變自己的人才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人。曾經我是的確是一個不喜歡改變的人,大學期間,喜歡吃餐廳某一家的飯菜,便每天都固定去吃那一家的飯菜;喜歡某一些風格的衣服,柜子里便裝滿了這些風格的衣服;寫作也是,我不愿意模仿,不愿意去改變,害怕改變之后就不是最初的自己,也或者是怕失望,怕受傷害。現在想想的確可笑,這或許是性格所致,如果我真是有這種性格,那這也是性格缺陷的一部分。拒絕成長的人最終是要被這個社會淘汰掉的,我們要想前進,需要的是不斷地改變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今天用了這么多的筆墨寫我聽完齊齊姐網絡寫作課程的感受,選擇齊帆齊,就是選擇了一種精神,選擇齊齊姐,我不后悔。選擇我所愛,愛我所選擇。我愛文字,愛寫作,這是我身邊很多朋友都知道的事兒。有人說愛好加堅持就等于才華,愛好我有,堅持我也拾了回來,期待我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才華的女子,我在努力,你們呢?開始行動了嗎?
作者簡介:江筱筱
一個多愁善感的八零后姑娘,真誠善良,情感豐富,溫暖如月,恬靜如水,喜繪畫,癡文字,略懂醫學和教育。
12年開始混跡與榕樹下文學網站,在田園文學社做編輯,14年轉戰江山文學網站,在邊鋒社團任編輯。代表作中篇小說《婚禮》,散文《光陰里的修行》均被刊登云南墨江《回歸》雜志。
這一生鐘愛文字、圖書、繪畫、寫作。向往山水間、花草中、田園里的生活,愛生活的小女子,愿執筆帶你走進小時光。
齊帆齊自媒體寫作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