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的夜晚天空還下著下雨,四川和新疆的震后救援還在緊張的忙碌著。而我,在出租車火車客車的各種換車中回到了放假就跑路的出租屋。旅行歸來,不是去新疆,也不是去九寨溝,是在東北的沿海城市——大連,度過了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個暑假。
時間很快,二十五天過去了,這二十五天里有很多感觸。
例如:
她是一個讓人仰望的存在,我如何努力都追不上的存在。
其實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她真的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員。但在父母親人的眼中,她是驕傲,是同輩或者小一輩的榜樣。記憶中不少聽過,看她學習多好,要向她學習,以后也考大學。
其實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一本,不是985,不是211。但對于我們來說確實一個榜樣的存在,這是為什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生活在農村。
從以前一個村子出不了幾個大學生到現在大學生的數量增多,其實并沒有差太多,能過本科線的一個鄉鎮里走出的和從前不會相差太多。多出去的原因我想用一個個人的觀點來解釋:就是如今條件好了,能夠讀書的孩子多了。至于為什么數量上去了,質量卻令人……
我想用一個作為學生的體會來說,一些家長忙于生計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大部分的學生像是迷惘一代,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游戲早戀,或是種種原因。隨著自己年級的增長,我見證了很多同學的叛逆乖張,我見證了不少同學成績一落千丈,我見證了我的同學一點點的減少,或是輟學在家,或是進入技校,或是外出打工。
農村,這就是我所經歷的農村。
話題再次回到自己身上,之前說她是自己仰望的存在,于她,我遙不可及。對于一個農村走出去的姑娘她足夠優秀。她能把一切處理的得當,家務廚房,聚餐酒場,她也能一一應付。我承認有些東西我做起來不及她,畢竟觀眾是這么認為的。
因為她是我的姐姐,一個大我七歲的姐姐,所以從小我就活在了她的"陰影"下。總是被母親拿來比較,你姐怎么怎么樣,你姐怎么怎么樣……其實我不懂,為什么她總是喜歡拿我不在乎的東西比較,而另一方面又用她的不知情把我在乎的東西踐踏。
我和她關系很好,吵吵鬧鬧,在一起時斗嘴斗個不停。但其實我在她面前卻多多少少有那么些自卑。因為我不及她,哪怕自己私下里做很多努力,哪怕自己的成績甚至高于當初的她。
可是每當每次母親的比較說出口,我都有種深深地無力感,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費的。
至少有一點我很佩服自己,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只是把自己困在了一個牢籠里,一個母親滿意的牢籠里,做她喜歡的乖乖女。哪怕自己不快樂,其實沒用的,你就是比不上她。
不知何時事情似乎變得不一樣了,我想用野心撐起自己的才華。
一成不變久了也會發生改變,在這個生我育我的農村里,很多人的思想還跟落后,還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很不巧我的母親就是其中一員,她固執的不肯接受現代化,堅持她的思維,堅持她受過的教育,堅持她的所謂正確。小時候,她說現在看娛樂節目沒用,她說女孩子現在不能愛美,她說不給家里安電腦,怕我玩。她說……
很巧,我那是真的很聽話。于是到現在我對娛樂圈沒興趣,我不怎么會電腦,我把自己過得很粗糙。從前我只乖乖的做她所期待中的孩子的樣子,夜晚不出門,不和男同學關系太好,按時完成作業,認真學習,不去網吧不去KTV不去游戲廳,上學期間不看電視……
姐姐總是說你能不能過得像個女孩子的樣?我卻無能為力,不知如何回答,似乎自己真不是十分在乎這個話題。
把自己困在這里,我還有什么活動?有,看書。
從小鎮考到了縣城高中,我認識到了差距,感受到很多變化。我開始有意識的反抗,不在做那個所謂的乖乖女,慢慢去體會從前沒接觸過的生活,只是讀書依舊。
小小的縣城和小鎮給人的感受有很多不同,何況是大城市呢?
這次旅行中讓我有了一個新的體會
一天突然想到"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也不無道理。有了才華就會不滿足于現狀,就會不甘平庸。
當讀的書慢慢多了起來,我越來越有種想要飛出去的愿望,去感受大城市的別樣風情。我想去打破自己的束縛,去接受現代化的世界。
這樣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女孩子讀的書多了,心思想法也就多了,而若是沒有一份沖出去的決心,這樣的女子的生活是痛苦的。她們滿腹才華卻無人欣賞;只有沖出去,讓自己的野心撐起才華,才有可能擺脫困境。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嫌棄農村,也不是抱怨母親。對于自己的過去,自己生活的地方,我心懷感激,可以說沒有那是的自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好啦好啦,困死俺了,文章就此結束。睡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