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了工作曬的皮膚永久性過敏,曾經也為迎合領導跟隨應酬,也曾為了“廣交朋友”而常參加各種飯局。推杯助盞之后,深夜回家,覺得這一切虛無縹緲,自己得到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虛榮的生活終會讓你醒悟:喝下去的酒并不會給你帶來交心的朋友,曬出來的過敏也不會多兩分業績,表面嘻哈畢恭畢敬的客戶也不會為你多簽一份合同。不如就此罷了,撤出應酬之地。
如此,重回宅女世界,按時下班回家吃飯,周末睡懶覺,開始培養性情興趣,為做羽翼更為豐富的自己而多方嘗試。明白生活不只有工作,不只有合作客戶,還需有自己的內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閑暇。明白每天除了“明天的約談定在9點”,還可以有“下周來約場短途旅行吧。”
可是,生活還要繼續呀,看著別人在職場上的如虎添翼,關系處理得如魚得水,比自己少三分一時間實現不動產的購置,或是來場其他大洲的遠方旅行時,便心生羨慕:明明自己也可以,為什么不?
人總是如此的不知足,什么都想要,結果什么也沒有得到。
一日,老媽問,為什么最近沒人請吃飯?她不知道,我厭倦了那寒暄一通后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的場景。
一日,同事問,你能喝酒嗎?我笑笑道,能喝一丟丟。他不知道,我能喝,只是不想喝。
可是,實現自己想要的,就只能走自己不想過的生活的路嗎?業績,人際,難道真的只能靠應酬得到嗎?也許大多,但未必全然。
人總說年輕時需要多奮斗。于是不少人不是奔赴在各種飯局酒局聚會局中,就是籌劃準備各種局中。是不是也冒出年紀輕輕就出現一些身體問題的新聞。似乎健康和奮斗,兩者并不能并存。
到底是趁年輕多奮斗,還是趁年輕多保重?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兩全其美?
把客戶從酒桌上帶去跑道上;把朋友從K房里帶到風景里;把百人聚會的略過縮減至三兩人的長談,把紅白的飲料換成古銅色的茶香,效果會不會好一些?
我不知道這樣能不能行得通,畢竟我還沒嘗試過。只是我知道,低調許久的我再如此下去,脫離人際必要的交際,便會碌碌無為,就此退休,想要的生活將會是漫漫長路。
像別人那樣,好好工作,好好賺錢,好好錢賺錢。既有酒桌,又有跑道,豈不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