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什么職業是最好但也是最壞的,那就是“為人父母”,“父母”這個角色幾乎是每個人必當經歷的。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牙牙學語,十分聽話,向你展示了孩子的最天真,甜到了你的心里: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漸漸地不再對你言聽計從,孩子們在生活和學習的成長中偶爾也會“熊”起來,會變身小怪獸,肆意的搗亂,不合作,總是對你說“不”,跟你唱反調,這個時候很少會有家長可以控制住自己不發脾氣,大吼大叫在所難免。吼叫過后,孩子一臉驚恐,一臉的怨憤,號啕大哭,作為家長的你則感到滿心愧疚。
? ? ? 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會慢慢的扭曲父母對自己的愛,會慢慢的就不會再去和家長求助,這個時候就會讓家長感到十分的頭痛。當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家長即使苦口婆心,孩子還不一定理解家長的行為。對于父母的管教,孩子在行為上表現出了各種的抗拒。
? ? ? 作為家長的父母要如何做到不吼叫孩子,這就需要當家長的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冷靜地對待沖突,溫柔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作為父母我們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和“另類”,要和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對話。
?第一步:學會冷處理
? ? ?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憤怒的情緒,當你的孩子“熊”起來的時候,就特別會觸發父母的憤怒,進而進化成大怒,然后開始對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在大吼大叫中的智商基本上是“零”,聽不進也感受不到除了憤怒以外的其他情緒,也就忽略了孩子的恐懼,悲傷等。因此當孩子和你對著干或者做了“熊”事的時候,請身為父母的我們先不要急著發泄你的憤怒,先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緒,我們可以先找個獨立的空間讓自己冷靜五分鐘,給你和孩子一個轉移情緒的緩沖的時間帶。當我們稍稍冷靜下來后再去處理,得到的結果是大不相同的。
第二步: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耐心地傾聽,平等地溝通。
? ?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可以適當地對孩子進行約束但是不可以強制性的進行壓制。很多家長都喜歡用一些話說教孩子,例如“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怎么就那么不聽話呢”“我是你媽媽(爸爸),難道還會害你不成”,很多家長都喜歡站在比孩子高一個階級的位置處置問題,總是認為對“不聽話”的孩子的吼叫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還在更多的時候是不能理解父母這么做的原因的。如果你和孩子的角色互換一下,很多家長可能也無法理解這種行為。
? ? 父母們要明白,你的過去的經驗是你自己的并不是孩子自己的。家長和孩子的關系不應該是互相壓制爭斗的關系,而應該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平等關系。如果家長們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那么你所有的經驗都是無用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努力地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也要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然后引導著孩子去解決問題。
? ? 現在的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的,但同時孩子也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因此孩子也需要宣泄他的負面情緒。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求,讓孩子覺得你是在認真地傾聽,認真的和她溝通,尊重她的想法。只有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孩子也會站在你的角度來想問題。
第三步:少些功利心,“適度”看待孩子的學習
?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座右銘,也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可有很多東西是與生俱來的,強求不來。面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家長們要理性看待,讓她自由的成長,不要折斷她的羽翼。
? ? ? 現在的很多家長過重的看重孩子的成績,如果孩子考試好了,父母就會大大的獎勵。如果考試差了,就是單一的懲罰吼叫孩子。這種心態對孩子的心靈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只會讓孩子除了成績以外的一切事物不感興趣,遏制孩子興趣的發展。
? ? ? 對于孩子的考試成績,家長其實不必過于緊張,只要孩子認真對待,全力以赴就可以了,不要用單一的成績的高低去否認孩子的努力。作為家長的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理念,就是“只要考試你全力以赴地去面對,去準備,那么即使這次考得不理想也沒有關系,我們可以從中承認整理不足的地方,進而能夠全面清醒的認知自己的短板,爭取下次改善”。
? ? ? ?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成績的高低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潛能需要去開發。家長對于孩子的成績也不能只有“馳”也要有“張”,一張一弛的教育方針才是上策。正所謂有壓力就有動力,在教育中有壓力是必要的,家長索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掌握壓力的“度”。家長要適度地去給孩子學習的壓力,孩子的學習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壓抑被動的,家長要學會給孩子合理的期望值。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成長“輕裝上陣”,在學習的道路上遠行,去了解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