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吃自助餐有很多壞處:
各種食物亂七八糟的堆放在一個盤子里,極度不美觀,像個雜貨鋪;
大部分的食物都是提前做好的,失去了剛出鍋幾分鐘才會有的美味;
食物花樣多,所以后廚無法保證所有食物的高品質味道;
人高頻起坐,無法保持連續性談話;
服務員不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人的主要關注點都在食物上;
有種想把花出去的錢吃回來的想法,所以吃得過飽,對身體有害;
餐廳環境普遍嘈雜,像大學食堂;
容易高估自身的進食能力,浪費食物現象嚴重
一直以來,碰到自助餐的飯局,我是能躲就躲。和朋友吃飯,我總是建議自己點餐,想吃什么點什么,點到合適,最好都吃掉,這既對得起食物,又對得起廚師。如果實在躲不過自助餐的飯局,就提前給自己設定好吃的原則和計劃,以防吃著吃著就忘了,比如:1)凡是拿到盤子里的食物,一點兒不剩的要全部吃完;2)只允許自己取兩次食物;3)少吃主食等。
吃自助餐之前提前設定好吃的規則,效果不錯,能有效的克服自身的劣根性。我是借鑒了偶像巴菲特的炒股方法論。巴菲特說,在每次購買一只股票之前,他會嚴格參照事先寫下的原則,比如,1)即使再喜歡某只股票,只有當股票的價格低到他事先預想的購買價格時,才能出手;2)一旦購買了某只股票,他就事先設定了未來拋售的價格,只有這只股票的價格到達了預期價位時才出手;3)有時候如果一只股票到達了巴菲特事先定下的拋售價位,還有繼續攀升的趨勢,怎么辦?巴菲特建議那就拋售一半的股票,以防這只股票未來飆高,巴菲特會開心,因為手里還有一半的股票沒賣;如果這只股票突然下跌,巴菲特會依然很開心,因為已經在預期價位的時候拋售了一半。巴菲特對人性洞察深刻,因為大部分人在炒股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調高了預期。吃自助餐,暴露的是人性。
芭提雅希爾頓酒店高層自助餐廳的無敵海景稍稍改變了一些我對自助餐的偏見,早上海邊跑完步健身房拉伸后,最想干的就是坐在自助餐廳的戶外,沒完沒了的喝西瓜汁、橙汁、葡萄汁、蔬菜汁,想想未來......
我在大學畢業之前,一直不理解為什么外國人竟然喜歡吃面包和黃油,那玩意兒有什么好?工作后,一個老外朋友嘲笑我,“你不喜歡吃面包,是因為你沒有吃過真正的面包”,然后,她帶我去國貿的一個老外開的餐廳吃面包(所有食材從國外進口),我至今記得吃過后的震撼感。后來出國多了,嘗過了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的面包和黃油后,才知道,大學畢業前的23年里,我概念中的“面包”和老外們理解的“面包”是兩碼事。
很多年,我一直以為漢堡就等于麥當勞和肯德基,所以能不吃就不吃!后來,嘗試得多了,就知道麥當勞和肯德基在漢堡的眾神殿里根本排不上位。
有了這些經歷,我就努力在生活中避免使用這個句型:
我不喜歡XXX,因為......
讓我(或你)不喜歡的XXX,也許只是個例,不能以偏概全的否定整個品類。我聽到太多人都這么感慨,我不喜歡你們男人,因為balabalabala ;我不喜歡國外,因為balabalabala;我不喜歡吃羊排,因為balabalabala......
你不喜歡XXX的原因,往往是因為你的見識不夠,沒見過真正的好東西。
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就是魚肉和羊肉。小時候在陜北,只有當洪水沖垮了水壩后我才能吃到沖到河里的魚,吃一次,暈一次,太香了。陜北有吃清燉羊肉的傳統,任何人請客,最高的規格就是吃燉羊肉,我吃一次,暈一次。直到現在,我喜歡吃各種做法弄出來的各種魚,各種廚藝做出來的各種羊肉,誰要是想托我辦事兒,有魚有羊肉就行。去年,讀阿城在《常識與通識》里寫漢字“鮮”的來歷,我才找到了我喜歡魚和養是遺傳了古人的傳統。阿城說古人認為最好吃的肉就是魚肉和羊肉,那個時候形容味道好,沒有“香”字,就把魚和羊拼成了“鮮”,最初用它來形容魚肉和羊肉的美味。現在大家外延了“鮮”的用法,用它來表達所有好吃的味道。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北京吃到的羊肉就不是我老家陜北的味道,怪了。有一次,我的朋友解釋說,他從內蒙帶羊肉到北京燉著吃,和內蒙吃到的味道也不一樣,后來經過調查,發現原因是“水”,水質不一樣。我頓悟。如果你也讀過《水知道答案》這本書,就知道水是有感覺和生命的,水也是燉羊肉時很重要的食材。
2016年10月,我們一眾朋友去墨爾本跑馬拉松,在Airbnb上租了三層小別墅,位于墨爾本的Downtown,夜景無敵。移民澳洲多年的新東方前同事方芳超市買了新鮮羊肉,提前在家腌制好了帶過來,在樓頂的露臺上為我們燒烤,不夸張,那是我前半輩子吃過的最鮮的烤羊排。我問了方芳腌制方法,很簡單:1)洗干凈擦干,2)每塊都用少量鹽涂抹好,3)放洋蔥和油拌均勻。That's it!歸根結底,還是澳洲羊肉本身的食材好。
好的廚師,是呈現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不是改變。
所以,如果你目前不喜歡吃羊肉,先不要郁悶,這都是暫時的,當你品嘗到真正的羊肉時,發現不但不膻,而且極“鮮”。
我挺喜歡讀虹影的書,她寫了很多食物的烹飪方法。比如,在她看來,最好吃的牛排在英國和法國,不用什么調料,簡單的方法就能料理出震撼的味道。
每到一處旅行,我總是關閉掉嘴巴里“家鄉的味覺開關”,努力調適自己的胃,讓它多體會異地食物的五顏六色。在芭提雅的六天里,我努力換著餐館,吃各種冬陰功湯以及烤魚等。我有些朋友特逗,一到國外,腦子里全是魚香肉絲尖椒肉絲海底撈的味道,然后四處找中餐吃,結果弄得一嘴失望。邏輯上,國外的餐廳怎么能做出北京魚香肉絲的味道呢?就算做出來了,主要客戶群會接受嗎?能掙錢嗎?旅行的目的,難道不就是融入當地,體驗異域文化嗎?
到了餐廳,我一般都讓服務員推薦最受歡迎的,以及服務員本人認為最好的食物,既然問被人了,一般我就照著點,基本沒失望過。
芭提雅夜店派對那天下午,我獨自在Walking Street上四處轉悠,探尋合適的派對場地。突然,碰見老翁抱著電腦從胡同深處走來,我上前招呼,他說專程再次來吃昨兒夜里的路邊小排檔,可惜的是,下午關門不營業。老翁的失望溢于言表。我完全能理解這種感受,當你特別想吃某種東西的時候,未果,那種感覺會難受到死。所以當老翁每次站在船邊上,我們都小心謹慎,擔心他想不開跳下去!
(祝老翁1月17日生日快樂)
芭提雅輪船出海那天,午餐是船夫在船上現做的。我們哥兒幾個聊天的時候,船夫就在老翁旁邊的甲板上燒烤雞肉串,看得我們幾個直流口水。你說船上做的餐能精致嗎?但為什么我總是吃得興高采烈,因為對我來說,跟吃相關的因素中,重要性從大到小排序如下:
1、一起吃的人是誰最重要,人對了,其它都無所謂;
2、環境其次,人對了,環境對了,吃樹皮也香;
3、食材本身的味道;
4、如果以上三點都不具備,你就要培養在任何事情中找尋意義的能力;
哈佛幸福課(Positive Psychology)那個老師講過一個觀點,地毯式研究了各個領域最頂尖人物的成功經歷后,發現他們都具有三個明顯的能力,1)隨時認清自己所處情形的能力;2)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任何事情中找尋意義的能力。我認為找尋意義的能力和幸福感、成就感等正相關。
在芭提雅的船上,一起吃的人是對的,都是精英英語可愛的同事和學員。用餐環境更是美輪美奐,從無人機上看,我們的船簡直就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枚紅色下午茶三層糕點托盤。坐在最高的甲板上吃著燒烤喝上冰啤酒,偶爾望望天空,聽著郝陽在旁邊背誦海子的那兩句詩,“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愜意死了!
我最喜歡的朋友就是那種,你說什么地方有個好館子,即使百公里之外,他(她)會說,“走,吃去!” 有這樣的朋友,生活充滿樂趣。
最無趣的人就是,一起找飯館,由于餓到不行了或迷路了或什么原因,他就主張隨便找個地方將就幾口得了。這種家伙,話不投機半句多,微信拉黑就好。
吃充滿了儀式感,怎么能隨便將就呢?有一年去意大利旅行,在一個小飯館里,進來一個老頭兒,穿西服沒扎領帶,拎個包,只點了一份面包黃油和一杯紅酒當晚餐。坐在我旁邊,吃得那個香和優雅,關鍵是吃一口面包閉著眼微微笑一笑。我羨慕這個老頭在吃面包和紅酒的過程中,找尋幸福感和意義的能力。
大部分的人是不能和自己滿意相處的,因為Ta們不懂得觀察自己、不愿意和自己對話、以及失去了對自己的好奇。人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宇宙之外最為復雜的東西,人的思考和情緒瞬息萬變,各種意念糾纏連接延綿無盡。每個人都可以分成好幾個我:自己眼中的我、外人眼中的不同的我(也許有幾千種不同的我)、自己還未發現的我,讓這么多“我”和諧相處可不是容易事。一個人吃飯,其實提供了絕佳的深入了解自己的機會。
凡是那種在正經飯館里一個人認真點餐吃飯的人,總是會吸引我的眼光,我認為他們與眾不同。不同人對“正經飯館”的定義不同,據說徐小平老師的標準就是餐桌一定要有“桌布”。我倒沒那么矯情,只要不是快餐就好。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要拉幫結派的去吃飯?我生命中的很多時候是一個人吃飯的狀態,我努力創造并珍惜一個人獨處的時間。第一次見日本設計師青山周平的時候,邀請他一起吃飯,他說不了。他說想一個人吃,因為可以思考和節省時間。看來,我的同類不少。
如果你也想試試一個人吃飯,王延明的朋友們會推薦一些位于北京的餐廳給你,也許你去過其中的某些家,但我相信你沒有一個人獨自去過:(括弧里是推薦理由)
A)北京涮肉(大洋彼岸混入好萊塢電影圈的曹山推薦,好吃);
B)京兆尹;
C)大董(胡瀟同學的推薦理由是:請誰吃都不掉價兒坐東者主人翁感十足建議帶上一款有故事的酒);
D)麗都附近的日餐廳四葉(在日本生活過的朋友推薦);
E)Brasserie Flo(我的兩位老外朋友推薦);
F)胡同里的法餐館(目前在哈佛肯尼迪學院讀書的范銘推薦,理由是一天只做一桌,難找,難定);
G)梅州東坡酒樓;
H)Mokabros(健康味道好不貴老外多有酒有咖啡有甜點);
I)靜心蓮(北京電視臺一主持人推薦,理由是心靜,素齋);
J)Temple Restaurant(古廟里的西餐有老外服務員,好幾個人推薦);
K)雕爺牛腩(比較特別不花哨);
L)東方紅酒窖(牛肉好吃環境好);
M)1949(兩人推薦);
N)My Soup(面和包仔飯味道好);
O)大觀鐵板燒;
P)蕉葉(泰國菜晚上8點有舞蹈表演可以一起跳有氣氛);
Q)Tube Station Pizza(Good for pizza);
R)嗨辣火鍋(明星開店味道好);
S)Blue Frog(for burgers);
T)江南匯(推薦理由霸氣:我投資的);
U)Steak and Eggs(for breakfast);
V)Lets Burger(東西好請人吃心里有底);
W)前門M餐廳(好幾個人推薦下午茶和晚餐);
X)錦庭火鍋(番茄鴛鴦鍋能涮能喝);
Y)Agua Spanish Restaurant(good food/service/great ambience);
Z)王延明推薦曹姐家的胡同里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