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主題閱讀的第三本書——高倍數閱讀法。作者是保羅.R.席列【美】。本書共十四個章節,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更寬廣的人生選擇
這個部分共兩個章節,第一章介紹了影像閱讀法的產生過程;第二章是比較舊的閱讀方法和影像閱讀法,讓讀者產生興趣;
第二部分:學習影像閱讀 ~全腦思維系統
這個部分共五個章節,對應影像閱讀的5個步驟,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影像閱讀的實操方法。這一部分是整本書的精華,需要仔細學習閱讀和實操。
第三部分:活用這些技能,熟練掌握他們吧!
這一部分是影像閱讀法的不同場景的運用:可以運用全腦思維系統在生活上、學習上、團隊學習上、同主題閱讀上、以及開啟你的“天才”模式。最后介紹了影像閱讀~全腦思維系統的真諦。
這本書的精華在于影像閱讀法的五個步驟,其他部分可以快速瀏覽。如果你有興趣的可以去閱讀這本書。下面我就來為你介紹這本書的精華部分。
影像閱讀法共分為5個步驟:準備、預習、影像翻閱、復習和激活。
一、準備
????? 影像閱讀系統所指的準備工作并不是單純的準備好你要看的書本就好了,而是要做好兩個工作:一是要確定閱讀目的,二是進入“集中學習模式”。
在設定閱讀目的的時候,可以試著向自己提出幾個問題:
1. 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希望得到什么?
? ? 你是想大致掌握書中要點,或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必須詳細閱讀書中的內容?
2. 讀完這本書后,你最期待有什么成效?
? ? 你是希望自己的言行發生變化?還是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或為了個人興趣愛好而隨便看看?
3. 這本書究竟對自己有多重要?
從長遠來看,這本書對自己有多大用處呢?這本書值得讀的話,具體的價值在哪里?
4. 這本書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
? ? 閱讀這本書,是只要明白大致意思就可以,還是需要抓住書中的要點?或是需要明白具體的事實和細節?為了達到閱讀目的,是必須要從頭到尾一字一句讀完,還是只讀一部分就好?
5. 目前,你想要花多少時間來達成既定目標呢?
決定閱讀這本書需要花費的時間,閱讀過程就會更集中、更高效,在閱讀上花費自己寶貴的時間也會更有意義。
二、預習
預習在學習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在高效的學習中,需要把握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也就是先著眼于整片森林,環視了整片森立后再將目光放到一棵樹上,最后再觀察樹的枝葉。
預習有三個階段:了解概況;評價是否符合閱讀目的;決定是否閱讀。
1. 了解概況:
在閱讀時,最初應快速瀏覽整體框架,了解概況。一般來說,書籍看目錄就能夠大致了解作者的想法。其次瀏覽每章的大標題或者黑體字,以及段落的開頭和結尾部分能讓你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的思路。
2. 評價是否符合閱讀目的:
通過預習所獲得的新的信息,有利于你做出重要判斷,這本書中有符合你的目標的信息嗎?這本書有繼續讀下去的價值嗎?你的目標能達成嗎?
3. 決定是否閱讀
現在到了做判斷的時候了,這本書有沒有必要繼續讀下去?繼續閱讀的話,能否找出符合目的的信息呢?或者,有沒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設定的目的?
通過預習,你可以為將要進入大腦的信息進行分類,即在我們的大腦中制作信息分類的抽屜,在它被需要的時候被迅速取出。
三、影像翻閱
???? 影像翻閱旨在靈活運用大腦與生俱來的、潛意識層面的信息處理能力。它是在身心深度放松、注意力進一步集中狀態下,也就是“快速學習模式”下開始的,進入狀態后,不會分心走神,也不會感到緊張和不安。
影像翻閱是將視線調整為“攝像焦點”,為的是采用新的用眼方式,將整個頁面同時收入視野,而不是逐行追尋單個字眼。放松視線,拓展周邊視野范圍,盡量看到書頁的邊框四角。
???? 影像閱讀的6個步驟:
1. 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只需問自己幾個問題:
? ? ?a. 想用影像閱讀來閱讀什么?
? ? ?b. 能否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集中注意力進行影像翻閱?
? ? ?c. 為什么想用影像閱讀法來閱讀這篇文章?
? 2. 進入快速學習模式
? ? ? 可以用橘子集中法或者是“3-2-1倒計時法“讓自己進入集中學習模式中。
? 3. 開始時的自我肯定
? ? ? ?你的心態會影響到學習效果,積極樂觀的想法有助于學習,而消極否定的思考會成為你學習的阻礙。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自我肯定的目標必須是可實現的事,否則將毫無意義。
? 4. 進入攝像焦點狀態
? ? ? ? 攝像焦點的精髓在于“軟眼“這一全新用眼方式。具體用眼方法可以參考書中介紹的“香腸效應”。
? 5. 保持穩定的狀態,有節奏的翻頁
? ? ? ?書中介紹了兩個保持穩定的小技巧,一是保持一定的速度深呼吸;而是配合翻頁的節奏,在心里反復默念一些簡單的詞語。
? 6. 結束時的自我肯定
? ? ? 結束時的自我肯定,實際上是明確的給你的大腦下指令,讓大腦整理獲得的信息,以備日后調用。在進行自我肯定時,可以對自己說:
“我現在已經獲取了這本書的印象……”
“我把這些信息全部交給我的身體和心靈去處理……”
“我期待今后用各種方法提取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
自此,影像翻閱結束了。
四、復習
復習這個步驟,最好在影像翻閱之后馬上進行。當然,要是實在沒有時間,間隔一兩天也是可以的。如果間隔太久再進行復習的話,可以再次進行影像閱讀,以刺激大腦。只需幾分鐘就可以完成這個步驟。
復習分三個步驟,大約十五分鐘:
1. 調查——不僅要瀏覽書的標題、目錄、黑體字,還要閱讀下面的內容
? ? ● 寫在封面和封底的句子
? ? ●?索引
? ? ●?黑體字和斜體字標注的內容,大標題和各個章節的小標題等
? ? ●?專欄、數字、示意圖、圖標等
? ? ●?介紹報道、摘要、他人的感想或評論等
? 2. 尋找觸發詞
? ? ? ? 觸發詞是作者為了強調某一點而多次使用的詞語,是這本書的核心關鍵詞,能夠正確引導讀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在一本書中尋找20-25個觸發詞。
? ?3. 提問
? ? ? ?觸發詞激發你的好奇心之后,要積極提問,帶著問題有意識閱讀,將心中產生的疑問逐一寫下來,這對下一步激活有很大幫助。
? ? ? ? 順利進行復習的秘訣,就是這個階段并不深入細度理解,而是設定更多的問題。“堅持不看”反而能推動“想讀”的意愿,先列出一些你想詳細了解的內容,在頭腦中做一個“信息整理箱”。
? ? ? ? 復習最大的好處是營造一種“渴求信息狀態”。這樣,你對讀書這件事會變得更加積極,大腦也為了達成你的目的釋放出強大的能量。
五、激活
? ? ? ? 只有經過“激活”的過程,將信息從大腦中提取出來,才能幫助你理解書中的內容。通過影像閱讀,你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而通過“激活”的步驟,可以從中挑選出那些必要的信息,逐步進行深度閱讀,從“只是有點兒印象”上升到“理解熟悉”,最后升級到你期望的“知識掌握”的水平。
激活可以分為自然激活和有意激活。
激活的5個步驟:
1. 生產性休息
在影像閱讀法的復習結束之后,可以先合上書本休息片刻。雖然此時你的眼睛、手上是閑著的,但是大腦還在拼命的運轉,這些信息在大腦中慢慢成熟。我們把這稱為生產性休息。接下來的工作都交給大腦至少離開書本10~20分鐘如果時間充裕,最好等一個晚上。
2. 重審問題
在生產性休息時間之后,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在復習階段提出的問題。重新看一下觸發詞列表就會防線好奇心升級,不管是對整本書還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都會興趣盎然。
此時,重新審視一下提問,決定當下最為重要的問題。
3. “超讀+摘讀”、“跳讀”
可以把整篇文章或書籍分成幾個板塊快速瀏覽,根據上一個環節的提問,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根據你的興趣,一旦決定要讀哪一個部分,就可以開始“超讀”了。如果發現有引起你注意的部分,這就是我們要進行“摘讀”的內容了。如果你不知道摘讀哪部分,相信你的直覺就好。
你是不是還不能理解什么是超讀?什么是摘讀?下面舉個例子:
? 想象一下你自己是第一次來到地球的超人。
你從10萬英里的遠方眺望著地球,地球看上去像一個旋轉著 的藍色球體,你朝著地球徑直飛下來。
當距離地球約1萬英里的時候,你開始能夠看見大陸的輪廓,也能夠意識到這顆星球大部分都是被水包圍著的。更加接近一點兒的話,就能看到沙漠、熱帶雨林、大草原、山脈等地形。
突然,一個被蔚藍色大海和美麗沙灘環繞的生機勃勃的綠色森林小島吸引了你。你在小島上暫時著陸,在島上探險或者潛入海中。探索完以后你滿足地飛向天空,尋找下一個著陸地點。
這個例子形象地說明了“超讀+摘讀”的不同。超讀從上方俯瞰文章整體。而摘讀則是挑選能達到閱讀目的的部分暫時著落,只閱讀這個部分,從中得到詳細的信息。
“超讀+摘讀“的作用在于理解文章結構,只找出重要信息,將文章內容進行重組,概況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加深理解,而且有助于長期記憶。
跳讀是用眼睛快速地掃過整體閱讀內容。迅速瀏覽文章,眼神迅速并不規則地跳動。
4. 繪制思維導圖
5. 高速閱讀
如果你希望詳細了解文章的內容,但掃描重點的“超讀+摘讀”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時,可以選擇“高速閱讀”。
高速閱讀雖然和一般的速讀法有相似之處,卻有兩個根本性的不同。第一個不同,它是影像閱讀~全腦思維系統的最終階段。第二個不同在于,它可以自由調整閱讀速讀。
上面五個步驟就是影像閱讀的全部內容了,道理看著是簡單,但重點在于實操。在學完這個方法后,務必要按照完整的步驟進行其他書籍的影像閱讀。慢慢的就會發現速讀的樂趣。
這套系統的真諦并不在于其中蘊含的技巧。通過學習這些技巧引發你思維上的轉變(看待事物的角度),才是它真正的精髓所在。想要用這套系統來達成閱讀目的,你必須徹底告別那些過去習以為常、效率低下的舊有閱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