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回想起當年捏著錄取通知書來到大學,心中對自己的專業充滿無限想象和憧憬,可后來卻發現事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緊接著更讓你煩心的是來自不同人對你專業的“解說”,每每向他人介紹我的專業時,都有一種“自己選的專業,跪著也要給他科普完”的感覺。
我的專業應該比較冷門,大多數人都不是很熟悉,或者說對此毫無了解。從高考填報志愿結束后,我就不停地在給他們作介紹,以至于出現了以下的對話:
問:璐璐,學的什么專業呀
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問:咦?怎么好像沒聽說過啊
我:嗯,專業比較冷門,屬于林學分支
問:那主要做研究哪些方面
我: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
問:哦,大概就種樹種草的吧(嗯,您說的相當對)
問:現在在那個學校就讀
我:北京林業大學
問:聽說你們學校的飯很有名,菜是不是都是自己種的
我:北京寸土寸金,我們學校應該還沒那么雄厚的資金實力包土地吧
謠言粉碎機: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是一門環境生態類學科,屬于理、工、農、水、林等專業交叉性學科。其主要任務是解決我國對水土資源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問題,在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安全和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等方面有著寬廣應用。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起來聊聊那些年被“誤解”的專業
朋友A? 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誤解:修電腦的
事例:朋友說每次放假回家最受不了的是,左鄰右舍親戚朋友都在問,我家要換電腦,你給推薦個性價比高的唄;我家電腦中病毒了,快來幫忙修修;我的手機怎么連不上網啦/網速怎么這么慢……真的好想說一句我也不是太懂,好嗎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是研究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接受從事計算機應用開發和研究能力的基本訓練等。
朋友B? 專業:漢語言學
誤解:研究古文的,天天之乎者也~~
事例:朋友說每次“被聯系”,對方都會先夸我文筆好,緊接著便是各種拜托寫論文啥的,好想告訴她中文系學的不是四書五經,更不是百科全書。更有甚者發來垚、猋、麤、犇、槑等世界上最難認的字問我認識多少~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是研究漢民族語言文字的歷史、起源、興盛與發展。
朋友C? 專業:應用心理
誤解:算命的
事例:朋友說每次約會對方都會問“你知道我現在心里想的是什么嗎?”亦或“我是雙魚座,快給我講講這周的運勢吧”。拜托,我是學心理,又不是學算命。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是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朋友D? 專業:廣告設計
誤解:P圖的
事例:“親,在嗎?”“在”“我最近好像長胖啦,想讓你幫我把這張照片P瘦一點點”“好的”。OMG,這哪是長胖一點點,這完全是水腫。“親,在嗎?”“在”“幫我做張手抄報吧,相信你是專業的”“你給我滾……”。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是在計算機上通過相關設計軟件來為實現表達廣告目的和意圖,所進行平面藝術創意的一種設計活動或過程。
朋友E? 專業:攝影
誤解:拍照的
事例:朋友說所有人都認為只要你買單反相機,你就是大師,作為大師就必須每天出門到處拍照,因此家庭的各種聚會你都要負責;而且,大師要更喜歡民間藝術,尤其是跳廣場舞的大媽,隨時幫他們記錄這樣的瑰寶。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是培養具備廣泛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備電影、電視、廣告、圖片攝影攝像能力的高級人才。
朋友F? 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
誤解:做飯的
事例:朋友說高考放榜后同學們紛紛向他表示羨慕,他們認為食品專業意味著每天的上課內容就是變著花樣吃好吃的,而且不用花自己一分錢,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餓肚子啦。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是研究食品的營養健康、工藝設計與社會生產,食品的加工貯藏與食品安全衛生,是生命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朋友G? 專業:金融專業
誤解:數錢的
事例:朋友說每次回家鄰居大媽都會熱情的追到家里問該不該趁著低價多屯點黃金,最近買什么股票能賺大錢,哪家保險公司靠譜?
謠言粉碎機:此專業主要研究現代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整個金融經濟的運動法律。包括銀行與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論與實務等。
因此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對它進行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意見與建議,也是我在經歷后的切身體會,希望對未來的你有所幫助:
1.城市比大學更重要
我認為大學生活不僅僅只包含校園的那三點一線,你選擇的城市氛圍對你自身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有重大影響。有一句很俗的話是“大城市,機會多”,但是卻很有道理。
2.按照自己的興趣
很多人都說別把興趣當專業,可是我覺得不感興趣的專業你都靜不下心來去學習,就算去上課也都是應付差事,更別提學好學精。
3.不要掛科
剛去大學的時候總聽一句話“不掛科的大學不完整”或是“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可到畢業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成績好的重要性。
你是學什么專業的?有沒有遇到什么奇葩的事,歡迎來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