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By 阿樹
喜歡陽光,喜歡善良,喜歡故事,喜歡文字,還有~~~喜歡你。
大學時候,我一直告訴自己,等畢業了,我要走遍全中國。可是時至今日,已經畢業差不多兩年了,我還停留在那個我上大學的城市,還停留在所謂的“家鄉”。
我一直覺得,將來有一天我一定會離開的,背上包去橫店走一遭,去體驗一下劇中的角色,在夜里三點多等導演說“收工”,亦或是像《我是路人甲》里面的人物一樣,聚在橫店的一家小餐館,談論著我們每個人心中小小夢想。
周星馳說:其實我是一名演員。
小時候我說:其實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演員。
現在看來是沒法實現了,不過每次公司來新人,或者是自己又遇見新朋友的時候,倘若對方是一個長得比較高高大大的人,我心里首先冒出來的想法就是:這家伙怎么不去橫店當演員。
離開分為好多種:窮苦學生為了走出山村,是一種離開;一對戀人分手后離開那座傷心的城市,是一種離開;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是另一種離開。
我想我的執念趨向于第三種吧,只是暫時沒有足夠離開的勇氣,亦沒有足夠穩定的經濟來源,而更加使我惶恐和感到可笑的是一條“1992年生人步入中年”的消息,消息指出把中年界定年齡從1985年提到1992年,意味著92年出生的人如今開始步入中年......
惶恐是因為猝不及防,可笑是因為我覺著還沒青春,就真的老了嗎?
還沒離開去看看蔚藍的大海,體驗海浪拍打在臉上的感覺呢。
還沒離開去橫店做一回演員、去麗江去看看大冰、去西藏匍匐在布達拉宮圣殿外呢。
還沒離開去摒棄世俗,找座大山,過一次暮鼓晨鐘的生活呢。
難道真的要像《北京青年》里面的男主角何東一樣,到該結婚了逃婚,到中年了重走一回青春么?《北京青年》第一集男主角的出場很有特點,先是一個人坐在辦公室的方格中告訴大家,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工作狀態,然后一個人騎著電動車穿行在車水馬龍里,偌大的孤獨存在感突兀的顯現出來。
想一想,跟我現在一樣,坐在方格中,騎著電動車穿行在兩點一線之間。那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能改變的只有心態和努力,一直相信樂觀的人即使身處窘境心胸也比較豁達,而努力的人即使有一天突然失去所有,也不會誠惶誠恐死去活來
生活的最終狀態都是要回歸于平淡和幸福中去的,只是途中的離開無非是給我們的生命涂抹了一絲光彩,在下張酒桌上聊故事的時候,不再信口雌黃,也可以真的就領略到的人和事說出一個精彩紛呈來,然后干下舉起杯的酒。
我記得上高三那年,由于學習的壓力比較大些,傍晚時候經常和好朋友倚在二樓的欄桿上眺望血紅的夕陽,他總是望著它說感覺自己都老了。而現在看來,那個時候卻真的好年輕,好天真,好泛濫的樣子。不知道等十年之后,我們的兒子或是女兒可以背起書包自己上學的時候,我們望著他們可愛的背影,會不會再次感嘆自己真的老了,又會不會想起現在這個年紀,其實是真的好年輕的一個年紀。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愿你離開之時,我們心照不宣。
我們以一種同樣的姿態在不同的城市穿梭著,我們的影子被樹枝遮攔,我們的年紀被夕陽拉短,我們離開的背囊沉甸甸,里面裝的是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我們被社會冠以“中年”。
所以下次見了你,一定要說聲:中年人,你好。
但不管中年年紀好與不好,我都是那一名出走的少年,不知道你是不是那半畝絢爛的芳田?
喜歡旅游,愛好拍照,有人說我文藝,有人說我憤青,還有人說我喜歡裝.....
聽一聽,笑一笑,轉身,什么也不說,事實告訴他們:你丫,就這樣;
喜歡可以轉發,感謝愿意聽故事的你,還有你們;
微信公眾號:影子外的人
微信號:henrylin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