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想,也許最好的生活方式便是將每一天當做自己的末日。用這樣的態度去生活,生命的價值方可以得以彰顯。我們本應純良知恩、滿懷激情地過好每一天,然而一日循著一日,一月接著一月,一年更似一年,這些品質往往被時間沖淡。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01
蘇享茂走了,就是那個被前妻騙的傾家蕩產IT男。
他死之前,Twitter上放了一段留言,描述了他與前妻的整段感情的來龍去脈,以及自己自殺的原因。
估計大家都和我一樣,還沒看完,心里面不自覺得罵一句“真傻X"。
在網上看了看他的職業背景和同學友人對他的評價后,我沉默地嘆了口氣。
可以理解的,我能夠理解這種人的內心。
其實他智商不低,就是不懂社會部分人心險惡。
我大學有個同學,男同學。有點內向,傾向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從女性的角度,還有點丑丑的。
他努力的想掙脫原來世界的束縛,所以嘗試和人打交道,但是他不明白:任何圈子或者社會環境都是有規則的。
一次,他這樣和隔壁班一位女生開玩笑:你剛才在看我是不是喜歡我呀?
那個女生聽后那一刻,臉僵住了,隨后極其夸張的反應,似乎受了極大的侮辱一樣。
我會喜歡你,你也不看看自己長啥樣!
本來是一句玩笑話,結果可能他的外形以及不善表達形成的綜合形象,已經低于那個女生的底線了。
當然,這個底線不包含善良。
我當時看到他的眼睛,光亮漸漸黯淡,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從那以后我基本沒有看到他主動和女生說一句話。
社會太復雜,一走一撲爬。
02
大多時候,人們心里或主動或本能的構建一道防線,似乎世界充滿了危機,隨時有人上來算計自己,害怕怕所有的一切。于是把自己包裹起來,以至于有時候壓抑到受不了,感慨這個世界怎么這么復雜,人心怎么這么難以捉摸。
而還有一種人,心里充滿了陽光,他認為世界是美好的。總是期盼美好,相信他人,保持善良。
突然感慨不下去了,其實我也是這種人。
我大概是幸運的,沒有錢,我要是也有幾千萬,可能早就被算計了。
杰森斯坦森有一個電影,叫做怒火保鏢。里面有一個情節,一個人對杰森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個老人,被人寫了一行字:別打我。那個人當時在想,誰他媽沒事來打你。
后來他突然想,有可能某一天他也會那樣。
我現在想,如果這個社會到處都是套路,人性從惡,然后我們每天都相互防備,那么會不會將來某一天也會這樣,大家走在街上,背上寫一行字:別打我,別殺我。或者,有錢了也要穿成乞丐的樣子以示自己沒有錢不值得騙。
我們保持善良,可是誰來堅守正義。
03
以前看小說,總會看到,寶物或者神兵利器都是有德者局之。
今天社會進步了,有人在發財,有人在升官。大家整天考慮的就是如何多買套房,買輛車,如何被提拔。從來沒有人認真考慮過:會不會出現德不配財,德不配位的問題。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上高一的時候,有一次語文課,我和前面的一個男同學打起來了。打架的原因具體記不清楚了,好像是和金錢觀有關。當時給我們上課的老師是個女老師,她問了一個有關錢的問題,大概就是要表達一下對金錢的看法。我表達的意思是:不是不可以喜歡錢,只要取之有道,自己掙來的就沒有什么問題。然后坐我前面那個男生拍著桌子站起來,用手點著我說,看你滿身銅臭,唯利是圖。
老師帶著傾向,和稀泥的說,大家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太看重錢。最后這個女老師因為錢的問題跟窮老公離婚了,嫁給了教研組主任。
其實大家誰也別去說蘇傻X。
先別急著表達理智,設身處地的想想,要是換作咱們自己,恐怕中招的不止一兩個,只是區別在于很多人可能不會去自殺罷了。很多女的被高富帥一見鐘情,騙炮騙財的例子一點都不少。
我們從小就在壓力中生存,小學要防別人家的孩子,中學要防老師猥褻,大學了要防同學拉你做傳銷,工作了要防女朋友是騙子,結婚了還要防隔壁老王...
對于蘇,我們要理解。
04
孤獨的程序猿和攻城獅,一般都沒有太多交際。也許蘇最近一次較多的了解女性還是觀摩蒼老師的動作片,然后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很多程序猿本來就不修邊幅,長期不見天日,形象自然很挫。這個時候出來一女神,先讓你看看她也有別墅,不會貪錢。然后發現了你最大的優點:真誠(傻X),在于你的交流中(試探摸底)慢慢的被你的人(確)格(定)魅(好)力(騙)所折服,最后對你一見鐘情。
然后,作為一個X絲,作為一個不差錢的X絲,你的生活物質已經得到滿足了,就缺一個靈魂的伴侶,現在她出現了,并且主動來撲倒你。
這個時候你倒不倒?
半推半就,完事后。人家說我會對你負責的,你那套房子太小太高,我恐高,為了更好的進行靈魂的交流,我們買套大房子吧?
你買不買?
當然買。
這個時候你考慮過,她可能是愛錢的。但是作為一個單身37年,右手可以干掉加藤鷹的黃金X絲,你大度的想,就算喜歡錢也沒關系,反正我有。
只是你沒有想到,對方只喜歡你的錢。
蘇最后自殺,我覺得不是他資金鏈斷裂、怕別人舉報他做灰色項目。
而是他徹底失望了。
他不怕花錢,即使所有的錢都花了他也能抗住。從他結婚前的表現看也能證明這一點。
留言里看出,真正擊垮他的是:“沒想到她是這樣一個女人”。
理想主義者很多時候面對肉體、物質上的打擊都是能夠抗住的,他們受不了的是精神打擊。
05
蘇作為一個37歲的人,能做成一個用戶幾百萬的公司,不可能是一個對社會、對人心一點都不了解的,相反,他有深入了解。他接受了對方愛錢,物質,自我,任性等一切表現出來的“缺點”,他認為都能包容,他也接受了,所以最終結婚。
然后對方離婚,拿走了錢,拿走了別墅,他也抗住了,甚至是接受了。他認為,“至少我們有了曾經的美好”,所以他付出了那么多,只為了有過那么片刻假的裝出來的溫柔。
可是最終,那個女人殘忍的用行動告訴他:老娘一切都是裝的,老娘是專門來算計你的。并且對不起你一次就要繼續對不起你,不然老娘拿什么來面對自己的愧疚,所以你得被毀滅。
蘇自我催眠被對方無情的叫醒,然后作為自己的理想和驕傲的wephone也要被對方無情的毀滅。
如果蘇剛開始做wephone的時候不知道是灰色地帶,那么做到用戶幾百萬了還會不知道嗎?不可能,我們最多說蘇的情商低,但是他的智商肯定不低。他不是怕項目被毀滅,而是受不了這么無情的被對待。
如果你沒愛過我,那么在拿走所有你想要的之后,安靜離開就好了,這也算一種善良。
可是你連這種作為人性底線的善良都沒有。
原來我是如此不堪。
曾經身邊那些善良的少年,你們都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