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糾結了一天,關于什么樣的人是特別的。基本上,來回和朋友聊了兩句以后,還在熱烈討論區的就只有我了。我朋友一度認為我返老還童,彈回了青春期。
有一個和“ 特別” 有點像的詞:奇怪。這個詞是用來形容我的。
這篇2000 多字的東西,想了想還是發出來。畢竟這么多人,也許我也可以遇見一個和我一樣奇怪的人。
沒有伯牙子期這種高山流水,但也許我可以給你拉個二胡吹個嗩吶。對吧,你可以吹個口琴給我聽。畢竟知音什么的,很多人,一輩子也遇不到。
如果你讀了一半就在心里罵:這他媽寫的是啥?恭喜你,你應該是非常的正常的人。
好了,回到正題:特別
這個話題最開始是由追星引起的。具體一點,是從我喜歡易烊千璽,到棄坑,連微博都刪了開始。
按順序來說。
千璽優點太多,一位幾乎滿分的偶像。
既然是偶像,那跑通告上綜藝就是必不可少的。相比另外兩位成員的美顏和綜藝感,易烊千璽很多時候都是安靜的,存在感不強,也不爭。
但是有句老話說了,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
所以這兩年你就會注意到他大氣酣暢的書法,與同齡人不同的冷靜氣場以及幾招就可以征服你的舞蹈。
我一直認為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但是確實是年齡的原因,長的好看不再是我心動的理由。網上很多粉絲這樣夸千璽:好看的樣貌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他有沒有趣我不知道,但是踩著Vans,戴著檀香木串,踏著單車那種懶懶的自在模樣,確實讓我著迷。
想起東風志里的詞:云深處,少年負劍過群峰,一山一騎,越過青山幾重。我說的是氣質。
那種一回眸,只消淡淡的看你一眼,就可以讓你在心中為他畫一整幅水墨畫的感覺。
和前兩年相比,易烊千璽今年開始真正的大放異彩。少年特有的低音,收放自如的舞蹈,與同齡人不同的成熟穩重 和 日漸清晰明朗的容顏。
其實寫到這,我已經開始懵了。我到底是在表白還是在干啥。要不要馬上寫首詩,白毛浮綠水的這種。
好吧,按照我內心中的易烊千璽,應該是像以前一樣,一身才華,卻選擇半退半隱的在娛樂圈發展,組合活動中迷人熱烈,個人生活中低調淡漠,考了學霸大學,專注幕后編舞。
多么特別的一個人設,就好像武俠小說里,身懷絕技的劍客,不出劍,非要歸隱山林一樣。
然天之生物,必以其才而篤焉。
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
令我心動的那個少年,就是為舞臺而生。所以當我刷著ins, 看到我的這位少年直播越來越多,綜藝越來越多,tōng 的一聲, 我那顆少女心,就停了。就是那種打著游戲,電腦一秒就灰了的感覺。
刪了微博,更改了桌面。
懵逼嗎?
我更懵,為啥突然就不喜歡了?參加綜藝是在造福粉絲啊對吧。
反正這感覺和失戀差不多。要知道過了20歲,再心動是件太難太難的事情。
秉持著 “我真的想搞明白自己是什么怪咖”的心態
我把這些疑問扔給了小B,小B的故事我以后再提,總之她是一個在百分之六十都能get到我的點的女生。
小B聽了我將近五分鐘的嘮叨,在我嘆了一口氣后,小B知道再不打斷我,我可能馬上就要開始寫詩唱歌了。
“是不覺得突然就落俗了”
幽幽的一句,卻特別明了的擊中了我的困惑。
對吧,我說啥來著。小B在百分之六十的情況下,都可以get到我。雖然她不喜歡我文謅謅的念詩。
我說:啊,是。你兩個詞就把我一百場內心戲給總結了。
因為我內心那個如霜雪潔白的少年,走過了重重的青山,回到了江湖。
沒了那青山負劍的背景,褪去一身清冷的大霧,也就不再特別了。
小B說,他一個明星,肯定是各種綜藝通告。而且“特別”這種東西是骨子里有的。
好了,辯論開始
我說,特別,是一種選擇。
假如有一個女生,貌美優秀,人氣很高。可是她不在意也不追尋別人羨慕的目光。也從不認為要刻意友善來維持自己的形象。話不多,朋友也不多。我就會覺得她很特別。
我又舉了身邊的栗子:
初中的同桌大A,一米九,兩百斤的大壯。為人憨厚幽默。初中時候,成績就特別好。不光理科好,連英語完形填空,老師都錯2道題的時候,他也可以全對。老師為了讓我別拉班級后退,向好同學學習一下思路,就把我調到了他旁邊,從此我每天中午睡著午覺或者看著言情小說的時候,就能聽到他呼哧呼哧,抱著籃球,從操場上回來。這導致之后好長時間,我一直以為,我也可以像他那樣,平時玩一玩,最后關頭就一定會考好。對吧,然后我就以我們班倒數幾名畢業了。后來就聽說初中的幾個學霸都毫不意外的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大A同學 畢業了就進了一家穩定的制藥廠工作。很正常,我猜大A應該就把自己的后半生埋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上了班賺錢,下了班就應酬吹牛談朋友。因為我們平凡的人就是這樣過生活的。
一直到,去年,大A同學開始在朋友圈Po起了長文。兩三個月一更新。一次都很有誠意的七八篇。文章和他平時憨厚有點傻的形象不太一樣。他變的又拽又哏又有點矯情。字里行間那種幽默讓他整個人高大了起來。雖然他已經是個一米九的胖子了。但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就會覺得他很特別。
怎么說呢,就是哪怕他暴富帥成了吳亦凡,我都不會用“特別”這個詞來形容他。
所以為了能讓小B理解我眼中的特別是什么樣的,我挑了幾篇大A的長文給她看,過了二十幾分鐘,小B回復了我:流水賬啊。
我知道,和小B的討論到這里也就應該結束了。
因為好朋友不等于知己,知己不等于知音。
然后我把目標就瞄向了大A同學,畢竟他是我目前為止,唯數不多用“特別”來形容的男生。
我說:你覺得啥樣的人算是 特別的。
大A:不常見的
(這種在我的定義里,叫稀有)
我說:我理解的特別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但是也可以打的很漂亮。比如你,我看到你的文字就覺得你很特別。
大A:啊?我寫的東西很特別嗎?
“不是,是寫了這些文字的你很特別”
大A一臉懵:你真是一個怪人,身邊的人都沒覺得我特別。
“如果其他人都覺得你特別,那我就不特別了。”
如果其他人都覺得你特別,那我就不特別了。
基本上,最后內心加戲了兩百場后,我自己回答了自己的疑惑。
因為說完這句話,我也明白了為什么自己不再喜歡千璽了。更準確的說是,是不覺得自己可以再喜歡千璽了。
我喜歡著那個特別的少年,其實更是喜歡著,那個喜歡著特別少年的我自己。
追星的過程,是一場自編自導的舞臺戲。當他走出了你內心的布景,你再也無法發現他的特別。他就也不再屬于你。
所以我的戲落幕了,雖然我沒想要這出戲變得多么高雅,但是心中的那個淡漠少年,確實落了俗。他依舊滿身才華,負劍前行。他會成為更多人心尖上的翩翩少年。
但在我的內心,卻再也沒有辦法,為他提筆畫一幅水墨畫。
完。
其實我可以再文謅謅一點,但是,想了想還是留到以后當炸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