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和章魚》| 最真摯的愛皆源于換位思考…

討厭的章魚


終于讀完了《莉莉和章魚》這本書,就急著分享給大家。一是真心喜歡此書,二是緣于對一位朋友的承諾。由于特殊原因,這份書評還是遲到了,但我知道他會原諒我這封“遲來的告白”。

先說說為什么喜歡這本書吧。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固執的人,不會輕易地人云亦云,對別人說好的東西趨之若鶩。特別是對西方的文學作品,如小說。但是,我還是被各界的安利給先入為主了。在得知了這是一部很感人的作品之后,我細細地品味了這本《莉莉和章魚》。

我喜歡她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書中主人公對于莉莉的摯愛是最自然、最真切的流露,給人溫馨、讓人暖心、令人感動;
第二,書中富含哲理的話語,讓我們深刻地反思:如何面對生活的磨難、苦痛、折磨,如何審視人生苦短的有限生命,如何去愛自己,如何去愛他人,愛生活中的一切;
第三,書中的親華情節讓人倍感親切,更有一處流露出對Japan的不屑,讓我心中不禁燃起了愛國的烈焰和圣火(大概與聯系到《戰狼2》的情節有關,此處有點跳戲)。

本書有幾大看點值得推薦:

一、最大的亮點——摯愛

作者對情感的描寫和對感情的把握。整個故事都一直圍繞著主人公泰德對他的小狗莉莉的摯愛展開。主人公與莉莉有著深厚的感情,12年的陪伴和依偎早已讓他們形影不離,不離不棄。泰德對莉莉事無巨細地照顧和愛護,節制而又規律,周而復始地陪莉莉看電影、吃披薩、散步、做游戲、談愛好…一點一滴都積累了他們“水濃于血”的感情,最真摯的愛。

當莉莉第一次遭受病痛折磨,泰德幾近崩潰,直到莉莉大病如初,才得以恢復。當莉莉第二次被章魚侵襲,泰德更是與莉莉同呼吸共命運,甚至幾次都產生幻覺,出現幻境,以為他們成功地把章魚趕跑,卻都是鏡花水月、竹籃打水一場空。總之,他愿傾其所有去拯救、去愛莉莉——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寵物,這般的無私、無畏、無懼想必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

二、最大的懸念——《叢林法則》

故事的一開始就引入了《叢林法則》,打開了你無限的遐想空間,開始沉思作者到底會向我們展示著怎么樣一個弱肉強食的競爭法則,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生存法則,這里無疑是最大的懸念。當故事接近尾聲,作者再一次引出《叢林法則》續,更把人們的思緒推向又一座巔峰,于是,叢林法則所揭示的秘密(道理)浮出水面:

當我們面對困難、痛苦、逆境、折磨的時候,不是去瘋狂逃避,或者去拼命反擊,而是去承受,接納,“既來之,則安之”,因為最簡單的生活、最真摯的愛皆源于換位思考…

三、最大的特點——同性戀和抑郁癥

這應該是本書的又一大看點,因為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同性戀,同時還患有精神抑郁癥。故事從主人公泰德每周五都按部就班地去看心理醫生開始,說明了他的心理疾病還是比較嚴重。同時由于失戀造成的傷害還無法恢復,因此泰德唯一的精神支柱都落在了“相依為命“的莉莉身上。他和莉莉的這份感情絕對不是我們平常人能體會到的。這更能體現出愛是不分界限的,即使泰德有著異于普通人的特殊身份。

四、最大的財富——學會換位思考

1.主人公從莉莉身上學習到的東西:

“她的耐心和善意,她在逆境中的優雅和尊嚴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從來沒有那么開心過,也沒有那么想要緊緊擁抱過誰。你讓我明白了什么叫作摯愛。”

“心碎、生病、不開心、不自在或者一陣莫名的不安,無數這樣的時刻她都在我身邊。我當然也樂意為她這么做。我靜靜地坐在她身旁,彼此緊挨著取暖,傳遞能量,直到我們抵達最平緩的呼吸深處。”

“小狗總是活在當下。它們不會記仇,更不會讓仇恨生根發芽。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原諒和遺忘。”

“我正在全心全意地生活。我應該再把手放回去。它就想待在那里。這是莉莉教我的。活在當下。跟著自己的心走。她教給了我:耐心、善良、力量和無條件的愛。”

2.我們應該換位思考:

“他離開這個地方來跟我們一起生活,真是個奇跡。”我從來沒有考慮過章魚的動機,那無關緊要。但莉莉是對的。確實是一個奇跡。

“死亡是什么?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嗎,還是化學合成或自我平衡的結果?是最后一次心跳嗎?是最后一次細胞生長嗎?是最后一次呼吸嗎?我們并不清楚,對吧?可能它就是一個引爆點,當生命確定要消失的時候就引爆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死亡不就是一次出生嗎?”“或者一個胎兒,甚至。”“永恒!”

為什么我不能原諒,而要選擇復仇?我想到了所有應該原諒的人。

我們擁有的一切都可能失去,即便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一旦失去,考驗我們的時刻就到了。

“每過一個鐘頭我就更恨自己一點,恨自己為什么這么無能,這么沒用,被章魚結的繭裹得這么牢。”“繭未必就意味著圈套。它同樣可以代表成長、代表轉折、代表變化。”

最后的結局,雖然莉莉還是沒能停止奔向天堂腳步,但她的離開卻讓泰德更加堅強,更加堅韌,更加堅決。他的安眠藥不用再吃了,他的生活又恢復了失戀之前的平靜,他淡然、泰然、釋然了…泰德的經歷再一次告訴我們:其實,最簡單的生活,最真摯的愛皆源于換位思考。

也許,作者以同性戀+抑郁癥這樣一個獨特的視角來講述莉莉和章魚這段故事,并不單單是給我們展示什么是最簡單的生活和最真摯的愛,而更是像在告訴我們任何人、任何生命都擁有愛的權利,并且都可以擁有最真摯的愛,包括正常人或者病態人,包括異性戀或者同性戀,當然也包括莉莉甚至章魚。



PS:唯一有一處小異議:書中將莉莉患腰椎疾病康復時,譯者將莉莉的患處譯為“陰囊”,本人認為不妥,一是莉莉為女狗,二是結合文義,譯為“膀胱”似乎更合乎情理。(僅為個人意見)

文/心若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這一生注定會得到很多很多愛,這讓我們變得強大而溫柔。 最初看到書名時,我以為這是一本關于一個名叫莉莉的小女孩和...
    十七君閱讀 1,206評論 0 4
  • 文/寶木笑 奶奶家曾經養過一只母狗,像那個時代所有的家養犬一樣,她得到了一個挺土氣的名字——花花。花花并非什么名貴...
    寶木笑閱讀 900評論 4 9
  •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要規劃明年工作了,前一段有位同事希望我分享一下戰略規劃問題。其實一談戰略規劃,大家覺得高大上...
    豆汁閱讀 408評論 0 1
  • 兒子現在已經兩歲九個月了 在他八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到重慶上班了,由于居住條件有限,孩子一直由我母親在老家南充撫養,分...
    畫里仙閱讀 278評論 0 0
  • 重生第一步 要讓自己重生,你要先問自己幾個要真實面對回答的問題: 我是誰? 我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那種人? 我這一生...
    蔣蕓莉閱讀 29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