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方法論越來越多,有很多書都在取巧,告訴你技巧和捷徑!在這個什么事情都希望高效,對眼高手低的人們自然更歡迎!但很多時候往往背道而馳!因為往往內心的深處還沒有建立正確的道德體系!心理和所學的技巧很多時候不能合二為一,就會出現表里不一,自己不舒服,別人也覺得別扭,當被看破了效果還沒有以前不學技巧的好! 所學的人會變得更加郁悶,不得其解!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是一個人內在之魂,品德則是成就事業和為人處事的地基!一個人的品質不好,即使再多的花言巧語都會在日久見人心中流露出尾巴,就像我的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一個老實質樸,一個善言善語,但是接觸時間長了,自然會對老實質樸的朋友敞開心扉,什么事情都會主動幫忙!另一個,也慢慢了解她的為人!心里就會留有疑問,她說的這幾句幾分真幾分假!當一個人信譽度喪失了,在其他人面前的魂就散了!所以誠信是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不要撒謊,騙的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只為在這個世界上坦然的活著~
這是一直不變的真理,但我們很多時候卻不敢堅持! 我們怕被笑話為傻或蠢!可是真正的智慧或許就是在誠信中獲得的自信和力量吧!
敢說實話,敢說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才能真正從容的面對自己,更有底氣和力量!誠信是一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
“誠”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誠信,這是做人的道理、規律。二者在哲學上雖有區別,但從道德角度看,“誠”與“信”則是同義等值的概念,故許慎在《說文解字》云:“誠,信也?!薄靶?,誠也?!被竞x都是誠實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當一個人小的時候安全感很低的時候,會渴望被別人贊同,會吹噓和撒謊!長大以后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欺瞞誘騙!所以要鼓勵孩子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敢于說出自己的欲望和想法,每一個想法或是看起來不符合好孩子的標準,但也彌足珍貴,因為她足夠的多信心對你敞開心扉,你還有機會改變修正和影響!還不至于讓孩子內化于心!對自己誠實,對他人誠實!
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說文解字》:“誠,信也”,“信,誠也”。
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荀子指出誠信為“政事之本”。
他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在《禮記·中庸》里,“誠”成為禮的核心范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p>
《大學》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