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示:
一個人踏入職場的同時,生存模式就發生了本質性轉變,從「個體」進入到「團體」生存模式。但是,絕大多數職場人的心理模式,卻依舊停留在「個體」生存模式的「私心」心理模式。一個人要玩轉職場并不難,秘訣就在:喚醒自己的「公心」
喚醒「公心」的前兩條策略是:我的責任、不與人爭。
這篇我們與大家分享第三條策略:為人著想。
一、「為人著想」的價值
對于一直習慣于「私心」心理模式的人來說,「為人著想」往往是一件令人討厭、甚至是厭惡的事。為自己想都想不過來,還為別人著想?誰來為我著想呢?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不是這樣。
這么認為,是因為不了解「為人著想」的價值,了解了就不會這么認為了。請看下圖
這張圖,是我們用便簽模擬的職場階梯。
每一個職場人都會夢想著自己能在這架職場階梯上,一步一步往上升。
進入職場,并不是理所當然的就能往職場階梯上走,很多職場人甚至一輩子都沒能站到職場階梯前。
那么,如何才能站到這架職場階梯前,并且往上走呢?讓我們從這架職場階梯的第一級臺階來看,看第一級職場臺階是怎么走的。請看下圖:
真正讓一個職場人能站到職場階梯前的,是這個人的「我的責任」:承擔責任的能力。沒有承擔責任的能力,根本站不到第一級職場臺階前面。
而讓這個職場人往上升的能量,來自于這個人「不與人爭」的心胸。
但是,這還不夠。
「不與人爭」能讓職場人上一個臺階,而在上一層臺階上繼續向前的能力,就是「為人著想」。
因為層階不同了,你已經不僅是一個有身份證的人,還有了自己的團隊,還牽涉到與其他團隊的協同,所以,上了一個層級,如果不具備「為人著想」的能力,上去了也走不遠。
這就是「為人著想」的價值。
現在對「為人著想」還討厭、厭惡嗎?只要你想著往職場臺階上走,就必須學會喚醒公心的三大策略:「我的責任」、「不與人爭」、「為人著想」。
一個職場人最終能走上職場階梯的頂端,都必須依靠這三大策略: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不與更多的人爭,為更多的人著想,于是,TA所處的職場臺階的層級就越來越高……
想想,可是這個理?
二、「為人著想」帶來的三大好處
好處之一:學會「做事既做人」
在職場中做事,換個角度來看,就是在做人,就是在與人相處。職場中很多問題、矛盾之所以產生,都是因為職場人普遍不善于「為人著想」,總想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不如自己;責任都是別人的,功勞是自己的;巴結上司,排擠同事。
學會「為人著想」,知道做事的時候想著別人,你就開始學會做人了。
好處之二:學會「經營團隊」
先要糾正一個誤解,不少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經營團隊」是Team Leader的權利,與自己是不相關的。其實不是,「經營團隊」是團隊中所有成員的權利。
哪怕你是團隊中最普通一員,你都可以了解團隊中每一位成員,包括Team Leader,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擔的責任以及TA個人的個性、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團隊的整體工作中,相互配合好,產生默契,主動工作。
如果所有團隊成員都只是被動地由Team Leader差遣著做事,成員之間各顧各,這樣的團隊執行力是很低的。
真正能把一個團隊經營好,其實,不一定就是Team Leader的作用。有的時候,團隊中有了一個會「為人著想」的普通成員,也能改善這個團隊的氛圍。
好處之三:學會「專業思考」
這里,要給大家揭示一個「專業思考」的秘訣。
我們平時的思考,都是很業余的思考。業余思考的特點就是「只想自己、不想別人」,「自說自話、自以為是」。普通人的職場生涯,基本上難逃「想得很好、過得很慘」的結局。
原因就是不懂「專業思考」。
而要學會「專業思考」,基礎就是從「為人著想」開始……
《孫子兵法》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大家一定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什么叫做“知己知彼”?
就是「為人著想」,為你的敵人著想,把你的敵人都想透了,敵人還有可能贏你嗎?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也有“舍己從人”的說法,其背后也是「為對手著想」的意思。
所以,一個人能夠「為人著想」的時候,其實,已經開始在學習「專業思考」了。
三、如何「為人著想」呢?
如何才能學會「為人著想」只要牢記三句話:
第一句:先想別人,再想自己
第二句:像「別人在想TA自己」那樣,想別人
第三句:把自己當做「另外一個別人」去想
一樣花時間玩手機,花時間琢磨琢磨這三句話,明白任何一句,都會對你有極大的幫助。
消化知識
巧克力加冰淇淋是不是有點吃膩了?這回換鮮奶油和餅干。
這是這個系列最后一期,所以,吃的時候,把前面的兩期再回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