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胡霜寫的探訪龍泉寺,就勾起了回憶。
我沒去過龍泉寺,倒是幾乎每年都會去潭柘寺。去年和今年沒有去,心里卻是一直掛念著的。
談不上是真正的信佛之人,對參佛之禮儀不甚了解,亦未曾研究過佛學。偶然從各處聽聞的佛言佛訓,倒也覺得說的在理說的入心,所以內心還是信奉的。
之所以喜歡去潭柘寺,一來該寺遠離塵囂,靜佇于靜謐山谷之中,不染凡塵俗事,即便它是個收費的景點,游客絡繹不絕,但也不影響它的“仙氣”。二來,每當我有煩心事或是茫然沮喪,來到這里于佛前訴說心愿,便內心歸于平和,精神有了寄托,亂如麻的生活便有了絲絲光亮和希望。
我不似信男信女般的講究禮節。但我相信,貴在心誠,不在禮數,佛心如海,包容天地萬象。
在潭柘寺高處遠眺,林海莽莽,山風陣陣,心曠神怡。于殿廊凝思,佛樂渺渺,微薰的香火,更襯得佛門之凈與靜,靜在身,在心。一時讓人忘卻世事,置于諧和之境。
偶而也會求個簽,總會言中心事。去還過幾次愿,是否神助我不敢說,至少我是在此獲得了前行的動力和勇氣,心存感恩。
迷信也罷,信仰也罷,佛教興盛千年,自有其科學存在的一面。人終歸還是需要有一種信念的支撐,信仰的追求,才能在這“苦海無涯”的一生中抗擊風浪,迎風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