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循吏列傳》記載的五個“清官”,其實還可以從喜劇和悲劇的角度分為兩類:前三個人物,孫叔敖、子產、公儀休,其命運大體上可以說是喜劇性的;而后兩個人物,石奢和李離,其結局則都可以說是悲劇性的。
從感情上講,大部分人自然都希望清官能有個好結果,然而,命運有時就是這么變幻莫測,好人照樣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劫難。
當然,假如是真正優秀的人物,當劫難降臨時,他們不會畏縮躲避,而是會勇敢地面對,為了堅持他們心中的正義,就算需要付出再大的代價,他們也在所不惜。
春秋時期楚國的“清官”石奢,就是這樣的一位悲壯人物。
石奢是楚昭王的宰相。有一天,他帶領中央巡視組視察地方,走到半路上撞上有人行兇殺人。
石奢一看,這還得了,立馬帶著手下去追捕兇手。
然而,就在快要追到兇手的時候,石奢打眼一瞧,前面的兇徒不正是自己的老爹嗎?
這一刻,石奢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筆者不敢揣測,但肯定非常非常的痛苦和失落!
不過,石奢在行動上卻沒有猶豫。他幾乎是立馬停止了追捕行動,并下令讓手下把自己綁了起來,投入監獄。
做完了這些之后,他派人去向楚昭王稟報說:“殺人的是俺老爹,要是俺把他抓了,那就是不孝,這不是一個為人子可以做的事!所以俺把他放跑了。但這樣一來,罔顧法律放走犯人,那就是不忠??偠灾撤噶怂雷?!”
再說楚昭王這邊,發生了這么大的事,自然早有人將一切報告了上來。他對石奢及時請罪的正確姿勢還是十分滿意的,不過,他并不打算給石奢治罪。
他提拔石奢做宰相,是覺得這人真有本事,想讓他輔助自己富國強兵,稱霸諸侯來著,可不想因為什么路人甲的一條性命,把大事給攪黃了。
所以,他立即派人去給石奢傳話說:“你的事情我知道了。你追了兇手,只是沒追上,你沒什么錯啊,不該受懲罰。你還是早點出來,給咱認真干活去吧?!?/p>
換個其他人,看到大老板都出來鋪臺階,或許就順水推舟接受了??墒鞘莶桓伞?/p>
他對楚昭王派來的人說道:“俺不放走俺爹,俺就不是孝子;俺放走俺爹,俺就沒有遵守國家的法律,俺就不是忠臣。大王赦免俺,是組織上的恩惠;可是俺不該逃避懲罰,既然大王不治俺的罪,那么,伏法自殺,就是俺應該做的!”
石奢說完,也不等使者回去稟報,就拿劍抹了脖子。
石奢的悲劇人生到此結束。
在這里,筆者覺得應該補充一句:從現代觀點來看,石奢的做法確實有可議之處。然而,他怎么做才算妥當,坦率講,我也說不上來??峙戮褪欠旁诮裉?,石奢面臨的兩難困局,也沒有人能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去破解。
石奢這個人當然是有很大抱負的,然而,他的抱負還遠未來得急充分施展,就出了這樣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不幸事件。這件事情,按照他所堅持的原則,無論他怎么做他都是錯的,所以,他沒有辦法,只好自殺,讓歷史去做結論。
數百年后,太史公司馬遷敘述到這一事件時寫下了十字評語“石奢縱父而死,楚昭名立?!笔堑模淹鹾髞砟軌虺蔀槌闹信d之君,推原溯始,就有石奢自殺,使得楚國國人認識到“法不可枉”的功勞。
只是可惜了石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