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來臨之際,有關部門組織了一次千人的爬山活動。強調是首屆,所以出現以下問題可以理解。我這人憋不住,所以還得刨解一下。
按理說,報名參加活動70%是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就是說,起碼這些人的素質應該高于普通村民。沒其它意思,這只是我的理解。顯然,我的理解被眼前的現場狠狠打了一巴掌。
沒等喊完預備跑,都已經擁擠著沖出去了,只好就當開始,因為不可能把所有人再拉回來重新開始。
千人的場面還是壯觀的。一年多沒出門轉悠過,以前的土路如今是柏油馬路,以前的山溝溝如今高樓滿地。真沒夸張,這一兩年的變化太大了。
本來我也想認認真真的努力爬。可我回想起前幾年自己一個人爬峨眉山,路友提示的一句話,別忙著趕路,路途的風景也不錯。記的當時,一個人,是怕猴子出沒,迫不得已往前面的陌生人靠近。再加自己預算失誤,不趕路,極有可能走夜路,自己帶的東西不多,只能拼命走。
上山下山來回兩天,徒步60公里。那會年輕,自認為既然來了,必須徒步于整個山間。艸,外出經驗不足,當我第二天下山在山腳的寺廟時,兩腿是直的,膝蓋不能彎。當時真以為報廢了。
路上走著,看著。唯一不想做的事就是說話,上山說話是件吃力的事。想起我小時候和弟弟在山上跑上跑下幫媽媽背洋芋的情節。
我們家背靠山,山頂有一塊荒廢地,那會我們地少,所以在那風吼吼的山頂開荒,也屬無賴。山頂兩畝地最常種的就是洋芋和扁豆。
沒有通向山的大路,小路走起來要繞著山走一圈,比較遠。我和弟弟的任務是把媽媽挖的洋芋背到家。小孩的精力是旺盛的,我倆每次在尼龍袋子里背少半袋子,就往山下跑。媽媽還供不住我們。
所以,盡管我已十多年沒有鍛煉,憑著童子功,咱也能走個中上等。
在中途,為了防止有人作假,會給經過的每個人都一個爬山活動的標志。這標志就像雙面膠一樣,一撕就隔貼到胸前的牌子上。想到我要說什么了吧?
當我撕下要貼時,發現路上全都是撕過后帶塑料的小油紙。我納悶,這荒山野嶺滴,也沒垃圾箱,就那么點東西,隨手裝進兜里怎么了?重嗎?
至于到山地下組織領獎的秩序,也就不多說了。既然舉辦了,便是圓滿成功。以我傻子的標準來看,問題多多,還需好好規劃。
千人本來有千面,可在扔垃圾,擁擠,占小便宜方面,都是一個面。至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我想應該是很客套體面的說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