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周一
下午老叔來電話說:房子已經租完,買煤盤電炕,窗戶蒙上塑料布等等準備工作在老親少友的幫助下已經完成。明天他就回來,讓我們做好準備25號搬家。
老叔是熱心的,對本次計劃抱有很高的期望值。爸爸就是對他付出多少,他都不領情不道謝不說,反過來挑毛病指責你??傊沂潜^的,不敢對未來有任何別說理想幻想都不敢有,只是過一天算一天。等待爸爸老到打不動為止。
早晨過去給爸爸送報紙,又是哭嚎地指責我"啃老",逼他攆他走,我沒有吱聲,沒有辯解,也無話可說,我回來保姆和我說:你爸爸身體虛弱都站不起來了,說話也含糊不清,但還是繼續叨咕一下午,她聽不了在方廳呆了一下午。
說領著看病,沒有三四個人都弄不下樓,爸爸也不同意給他看病,爸爸的精明超出我們的想象,最后哪件事不是按著他的辦法走,玩命鬧的爸爸我們根本左右不了。現在姑爺們都靠邊不插手了,只有一個老叔還忙乎著,受傷也是早晚的事。
看看博友的留言,養老難題并非我家獨有,只是我家更為突出。外國養老啥樣我不知道?總之問題還是出在所謂中華傳統"養兒防老"的思想上,父母把兒女作為私有財產,總想任意使用擺布,稍有不滿就指責不孝,輿論無條件支持弱勢群體的老人。傳統思想是根源,是老人手中的緊箍咒,老年癡呆癥只是他宣泄這種思想的載體。如果一個人一生沒有這種思想的渲染,即使老了患了老年癡呆癥,也不是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