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喝彩
——2016-2017君子蘭班上學期第十九封信
親愛的大君子和小君子們:
周末愉快!
今天周六,周末已經過去一半了,小君子們在家生活怎樣?作業寫完了嗎?讀書了嗎?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刻了嗎?
今天一天,我也與家人在一起裝扮自己的家,買沙發買電視柜買茶幾買墻貼然后裝出了一面照片墻……現在回到學校,打開電腦,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我們教室這個家里這一周發生的故事吧。
1
這一周,我們每天都在復習功課,迎接下周四的期末考試,這場考試就是一張試金石,能試驗出我們這學期是否努力學習了,是否能學以致用了,考試在即,誰敢馬虎呢?而且我們在班會課上也總結了,這場考試也關乎面子或者說尊嚴,因為春節前后,作為學生的我們,肯定會被親友問到成績,是自豪地應對還是尷尬還是羞愧呢?同學們當然要選擇前者了,所以這幾天的復習很重要很關鍵啊,誰敢懈怠呢?
當然,我們這一周還按計劃做了一件事:排練和演出童話劇《丑小鴨》,對我們來說,它是比考試更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它是我們生命課程的一部分。因為演出的背景PPT一直到周三才做好,所以周二我們只是素排了兩次,沒有進行一次彩排,周三下午就正式演出了。也正因為沒有彩排,所以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也收獲了太多驚喜了!
先說道具吧。我們對服裝沒有時間準備,只在頭飾上下工夫,這是略有遺憾的地方,周三才找出上一屆童話劇演出《小王子》時買的白色衣服,讓已經蛻變成“白天鵝”的“丑小鴨”史沛冉換上;上屆的《皇帝的新裝》演出服讓扮演母雞的朱佳慧換上;從我家找來罩衣和帽子,讓扮演“老太婆”的郭一帆換上。其他的,就靠頭飾來區別角色了!大多數頭飾,都是各個劇組的道具組成員完成,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演員們自己獨立制作的,因為用心,所以別致。全班道具,我們只是花了20多塊錢買來卡紙,同學們利用美術課和課間時間完成。后來卡紙用完了,幾個同學用A4紙完成了頭飾制作,因為紙張軟,就用了兩層紙——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在遇到問題積極動腦筋的過程得以提升的!
再說同學們的課下排練。因為班里有83個同學,為了讓每一位都在童話劇里得到鍛煉,我們將童話劇分為六幕,就有了六個劇組,每個劇組都有導演、演員和工作人員。我們利用課堂進行了兩次素排,各個劇組利用大課間在教學樓下自己排練,聽說有些導演在指導排練的過程中都哭了,還有導演向我問了各種怎么辦,后來還是想辦法解決了問題。的確,在排練過程中,各種問題都會涌現:同學不夠配合,有個別同學不聽指揮,有的沒有舞蹈指導,有的動作不到位,有的表情呆板,有的不知怎么站怎么走……對同學們來說,排練童話劇是第一次,以前連觀看都沒有過呢。同學們還記得我說的重要的是過程么?因為在過程中,我們遭遇困難并戰勝困難,成長就在其中啊!
在回顧演出之前,我想表示一下感謝,感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成功的演出給了我太多驚喜,很多同學的突破自我,最令我感動!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鑰匙,讓我們有了一個合適的演出場所,免去了我們的板書挪桌凳之苦;感謝幾位老師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抽出時間前來觀看,有些老師是調課前來的啊,而且又是拍照又是錄視頻的,給我們留下了精彩記錄!感謝幾位家長冒雨前來觀看,我知道家長們很忙,所以直到周三下午才在微信群里和通過校訊通發信息,沒想到這幾位家長還是來了,尤其是劉寧茹的姑姑,家離學校那么遠依然趕過來,前幾天還照顧侄女看病,真的很感動!
當我和幾位同事走到三樓,驚呆了,同學們分成兩排鼓掌迎接老師,這么有禮節,真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啊!在演出的過程中,室內的一直很安靜,即將輪到的劇組在外面準備,每一幕結束時,都有熱情的掌聲,這掌聲,就是對大家的肯定和贊揚啊!
2
這是大家應得的掌聲。第一幕的演出很順利,給演出開了一個好頭。李盼的旁白,將大家帶到了美麗的鄉間,李永亭扮演的鴨媽媽和劉寧茹扮演的老鴨子,一場對話,讓我們看到了媽媽的耐心。而史留佩、肖雪麗、黃嘉紅、胡家輝、羅清源、黃文豪、王繼東,他們扮演小鴨子們,跳起了輕快優美的舞蹈,表現出了小鴨子來到世界的驚喜。第一幕演出的背后,有場務劉中原的背后的付出,更有兩位導演李恒和王家豪的努力啊。
第二幕的演出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他們沒有來得及排練舞蹈動作,但王子晨演出了鴨媽媽的慈愛與無奈;王俊博演出了丑小鴨的受排擠的難過;李函菲、李雨彤和李彩霞這些“小鴨們”演出了對丑小鴨的排斥;李婷婷這“另一個鴨媽媽”演出了優越感和傲慢;李小冬、李晨陽和李敏這些“另一群小鴨們”演出了對丑小鴨的鄙夷;王中原和謝昆龍更是訓練有素,聲音都是齊齊的,動作也是齊齊的,謝昆龍的旁白可是朗誦出來的哦;王林澤腿上纏一根紅布條,演出了盛氣凌人之狀;李晨陽、李將和李小冬將搶鱔魚頭這個細節演得真生動啊,反正將我逗笑了。有點遺憾的是,演員們沒給李敏后來扮演的“女傭人”出場的機會,嗯,這個劇組角色太多了。九年級的幾個同學看了第二幕視頻,說,這個丑小鴨好可憐啊!這個評價,說明同學們演得怎么樣?
第三幕的演出,也毫不遜色。謝夢如將丑小鴨演活了,可憐而又彬彬有禮;劉夢珍和史甜甜演的小鳥連臺詞都沒有,但她倆用動作和表情將小鳥見到丑小鴨的驚慌害怕完全表現出來了!史文浩和苗壯演的“野鴨”略顯羞澀;王振宇和朱永凱扮演起“大雁”就比較大方,王振宇的動作很到位呢;郭旭東演“獵狗”竟然很萌萌噠;高新雨讀旁白,聲音清脆響亮。這背后,有導演陳玉霞和賀佳慧的努力付出啊。
第四幕的演出也很精彩呢。導演王俊俊和陳杠枋幕后肯定沒少下工夫。郭一帆演出了老太婆的實用主義;趙家康和高文豪用胳膊搭建了小屋的門,活現了門搖搖欲墜的樣子,有創意!李佩錦扮演的“貓”和朱佳慧扮演的“母雞”表現出了十足的優越感,而史永康則演出了丑小鴨的覺醒,是啊,農家小屋雖然溫暖,但丑小鴨還是選擇了主動離開,因為世界那么大,他要去看看!
第五幕的演出,當然是令人難忘了。導演惠改革、王倩倩和劉夢婷,也做了很辛苦的幕后工作。劉迎杰和李秋平的旁白讀得很深情!高夢杰演出了丑小鴨對白天鵝的美的驚嘆與向往;史晨鑫、王倩倩、劉夢婷和王甜甜表現出了“天鵝”的優雅與高潔;賈文磊和賈江賀演出了小孩子的天真可愛,李凱樂扮演“農夫”引來大家的笑聲,因為他演得太棒了,自帶光環!王文貝演出了“農婦”的慌張……這一劇組的道具組成員和場務李秉霈、劉康康、肖尚尚、朱凱文、肖康康,是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者哦。
第六幕是童話的結局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導演柴睿敏有犧牲精神,為了成全其他同學,自己沒有扮演什么角色,當起了最辛苦的導演;肖浩洋讀旁白,正是發揮了他朗讀方面的特長,聲音很響亮而深沉;張亞楠、謝雅迪、張婉茹、倪夢德這“四只天鵝”,真是優雅端莊啊;王俊熙、張嵐琦和黃文柯則表現出了小孩子們見到丑小鴨后的驚喜與贊嘆;最閃亮的是史沛冉扮演的丑小鴨,真的表現出了丑小鴨的優雅與謙卑,無論是動作還是語言,看得出都是很用心的。當然,精彩的演出,離不開道具組和場務這些幕后工作者的付出啊:陳胤含、賈炯輝和張玉文,充分發揮美術特長,為劇組服務。
周三晚上,我們利用晚飯后的輔導時間觀看了蒙蒙老師為我們錄制的視頻,第一節晚自習,我們寫了最后一篇周記:穿越《丑小鴨》,我們的經歷和收獲。因為是我們用心穿越的,同學們寫得特別好,所以一下子評出了十一篇佳作。
今天晚上,我在班級群里上傳了演出視頻,家有WiFi的同學可以下載收藏起來了,這畢竟成為我們初中生活中難忘的記憶!回憶我們的童話劇經歷,我忍不住再次為大家喝彩!孩子們,你們真的成長了!
3
也許,有些人并不理解,為什么要演童話劇?學習已經很緊張了,再過幾天就要期末考試了,孩子的學習還需要努力,演童話劇不影響學習嗎?不影響考試成績嗎?
大、小君子們,學習,一直是君子蘭班為之努力的重要大事,但是,生活不僅僅有學習,我們的教室生活,更需要有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充實我們的身心;童話劇作為一種綜合課程,它對同學們的影響,不僅僅是精神層次上的:鍛煉勇氣,突破自己的羞澀與內向;劇中人物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會給同學們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有“無論競選角色還是排練,對于孩子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都是重要的考驗和練習”。(魏智淵老師語)
下面,我們就用我的老師魏智淵老師的兩段話替我回答吧——
當一個有著自卑情結的孩子,以正確的方式深刻地遭遇安徒生的《丑小鴨》時,會如何?
在此之前,他的生命可能是混沌未明的。表面上,他坐在教室里學習,回到家中依偎父母撒嬌,但在他的潛意識深處,一直暗流涌動。他的本能的力量,他容易受傷的心靈,一直處于和環境的復雜的互動中。他有可能會在這種互動中迷失自己,或形成堅硬的殼,或逃避環境的任何壓力,或以粗暴的方式回應,或軟弱地哭泣……總之,他是以未清晰的、未加反思的方式,錯誤地與環境進行互動,并在這種互動中,形成逐漸穩定的人格。除了少數例外,多數孩子最終形成的人格,并不是父母所期待的那樣。甚至不是他們自己所期待的那樣。
然而一次深刻的穿越,會讓孩子突然地,并且往往同時以意識和潛意識的方式在故事中遭遇自己。他不但與丑小鴨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且通過理解丑小鴨,他深刻地,但更多的是無意識地看到了自己,認出了自己,并且在練習一種想象中的抉擇。而《丑小鴨》就像一道光,忽然讓他意識到了生命的某一種可能性。原來,今天的挫折或被嘲笑,只是未來成為白天鵝路上的必經的挫折。孩子不但讀它,討論它,而且扮演它,通過扮演進入(自居)它。最終,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和超越之道。而這種潛在的獲得,未必會在今天表現出來。但很可能在孩子生命中的某一刻,它就會發揮作用或決定性的作用。而無數的童書和詩歌的穿越,數部童話劇的穿越,最終將點點滴滴地但又在某一刻決定性地塑造孩子。這就是“生活模仿藝術”的含義。
不同的童話劇,不同的角色,幫助不同的孩子認識自己。同時,這也是一個理解別人的過程,是一個使班級成為共同體的過程。
童話劇會影響學習嗎?
只要你不把童話劇本身當成更有意義的學習,而將學習視為一種機械的往大腦中堆積多數無用只供考試提取的東西,那么,童話劇確實“影響了學習”。
但問題在于,今天的考試也處于變化之中,越來越趨向于考查能力。以應試的方式,孩子越學越累,而且往往導致大量的厭學的情況。相反,包括童話劇在內的有意義的學習,將會給孩子生命以全面的、豐富的、有益的營養,而且,更有利于孩子的持久發展,包括在考試中的競爭力。而陳舊過時的教育觀,不但損害了孩子的未來,甚至不利于孩子當下的發展,更何況支付的,是幸福的代價。
重要的,不是演出得專業與否,重要的是,同學們在其中成長了。家長們這兩天在群里讀到的幾篇周記,就是證明。
4
周一下午,我們重新觀看了電影《叫我第一名》,看后我們簡單討論了一下,電影中的妥瑞氏癥患者科恩,從沒有把自己看做是一個病人,享受別人的同情與照顧,相反,在與妥瑞氏癥作斗爭的過程中,懂得了與疾病友好相處,甚至將疾病當作了自己的老師和朋友。做怪相發怪聲,并沒有妨礙他追求自己的夢想:當一名老師,因為執著,因為優秀,他成功,并且獲得了全美年度教師獎!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妥瑞氏癥”,你會如何對待它呢?它會是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嗎?
嗯,這封信就到這里了,太長了,大家耐心看吧,看完后記得反饋哦。
你們的,王老師
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