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
每個家庭都有價值觀,這個仿佛就像是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家規。只是可能區別在于家規大家很清楚的看到,但是價值觀卻是無形中植入了自己的腦海中。例如晚上十點之前必須回家,這是我家的家規,那我現在就會有一種觀念就是女孩子不能晚歸,這樣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好的。
類似于這樣的價值觀還有很多。關于疾病,我會很害怕。小時候的我是身體還不錯的,但是自從上了初中就會一直生病,各種各樣的病。在我的腦海里會覺得生病就會難受,打針很痛,還有就是需要花錢,所以直到現在都會很害怕醫院。這可能跟媽媽的價值觀很像,媽媽生病了一般的小病都是自己扛著,覺得去醫院了就需要花錢。這其實也會很影響到我,并且我會告訴自己,要努力,這樣才可以在生病的時候有錢去醫院,我需要攢錢。
還有一個關于生病的價值觀念,自己從小很乖,不是很需要大人操心。這個有一點內心會很渴望別人關注到我,可能我的身體很支持我的信念,所以我經常生病。我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不要去做農活,可以理所當然的休息,可以想吃什么肆無忌憚的說出來,可以表現出很脆弱,我渴望被關注。
關于男人,覺得男人應該是有責任心,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會惹麻煩,會貼心,很溫柔,會照顧家庭,很細心,不會每天在外面,會做飯,會照顧孩子的人。其實我列舉出來了就會發現這跟我父親一點都不一樣,可以說截然不同。所以,按照這樣的標準我找了我的男朋友,我男朋友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我想我應該尊重我內心這樣的選擇。
關于女人,我覺得女人應該自立,應該堅強,不應該柔弱,要自尊,自強,要會做飯。這些都是受到媽媽的影響。
關于愛,我覺得是無私的。愛別人更多,忘記了愛自己,要學會好好的愛自己。
關于婚姻,我是恐懼的。因為父母不是很幸福的婚姻讓我對婚姻很恐懼,也不知道如何去對待,覺得那是一件讓我自己很難控制的事情。但是同時的婚姻價值觀是如果大家真的都很難過,那希望可以好聚好散。我不希望婚姻里有吵架,有太多的煩惱。
關于假期,我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假期,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假期,小時候不做農活就是假期,后來大了都出去打工也沒有假期,假期意味著沒有錢,所以就想要有一個有假期的工作。我會想象自己的假期就是可以好好休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睡到自然醒,喝喝茶,吃吃燒烤,吹吹風,隨便走走。
關于金錢,媽媽習慣了省錢,因為覺得賺得不多必須省著點花才能到需要錢的時候有錢,而爸爸覺得千金散盡還復來,畢竟錢財乃身外之物,人死了什么都沒有了。我大概結合了爸爸媽媽的想法。我會攢錢,因為覺得有安全感,但是自己賺錢就會很舍得花錢,因為覺得賺錢就是為了花錢。
關于工作,覺得工作應該是穩定的,有夠自己衣食無憂的工資的,同時是必須的,這是我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工作會覺得很心慌。所以覺得工作對于自己而言可能比很多東西都重要得多。
關于孩子,我想我是畏懼的。孩子是新生命,我沒有辦法承擔起要照顧她的責任,我也很害怕自己過得不好讓她覺得很難過。孩子同樣是麻煩,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很多的麻煩。但是在學習心理學之后我才知道我的這種想法來自于對自我的否定,覺得自己不應該作為孩子來到這里,這是源頭。
關于性,覺得是不能說出口的,是一種淫穢的,大家都需要避諱的。這是從小父母給自己灌輸的思想,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很多思想我被動選擇了,潛意識接受了。后來慢慢長大去思考到底是否適合自己,于是開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