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讀繪本巜 生命的一天,你我宇宙和萬物的故事》給琳聽,這本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地球漫長的進化歷史濃縮為生命的24小時講述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誕生的進程,從生命誕生到人類文明的故事。
講述前自己特地用大約十幾分鐘時間翻閱了整個繪本。這是一本按照時間線索,通過精彩的故事講述宇宙從無到有、生命從無到有的科學啟蒙書。通過一個穿越千古到今的時間軸,帶我們走進這個奇妙的生命的一天。
宇宙從無到有,在138億年前奇點突然爆炸。一瞬間宇宙產生了時間和空間,慢慢開始產生了地球和萬事萬物。當有了地球,我們開始迎來了生命的第一天。
最開始的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但是有水和陽光,而這些恰恰是生命產生的必要條件。最開始的生命還只是一個生活在海洋底下的海藻,它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細胞。通過自我復制的能力,不斷繁衍。它們通過自身生命所需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更多的氧氣,為更多的生命提供場所。
“媽媽,那神話書里講的女媧造人不是真的嗎?”一直在旁忙碌其他的姐姐突然提出了疑問。
“當然不是,盤古開工辟地,女媧造人補天不過是個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是因為當時科技不發達,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對宇宙形成、人類起源的理解不懂而產生的。后來的科學家們經過研究驗證最早的生物是海洋中而來。就是剛剛我們讀到的書里提到的藍藻。”
“哦,我明白了。媽媽你繼續講,我之前都沒怎么看懂。”姐姐也加入了我們的繪本閱讀陣地。
漸漸地多細胞生物誕生,最早的多細胞是海綿,隨之越來越多的生命出現在地球。
隨之有了魚的出現,但最開始的魚沒有頜骨無法捕食只能生活在海洋最底層。大自然的物競天擇使得有頜魚類成為海洋主力,從而海洋生存競爭也越發的激烈,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食物鏈此刻也開始形成。
物種的不斷進化,有鰭的魚類開始爬上大陸,成為了可以水陸兩棲生活的動物。它們以小型昆蟲為食,但他們仍然無法離開有水的環境,因為它們必須在水中產卵繁殖。而為了更加適應環境,它們有了可以模擬水中環境的羊膜卵,成為了真正的陸地動物爬行動物,并一瞬間成為了陸地上的霸主。
逐漸的演化,體積龐大,恐龍的時候到來了。有植食性的恐龍和肉食性的恐龍,有長著翅膀的翼龍,有回歸海洋的魚龍、蛇頸龍或蒼龍,它們占據著上空陸地和海洋。
“哇,恐龍,媽媽,我見過恐龍。”妹妹聽到恐龍特別興奮,還模仿電影中恐龍的怒吼聲音嚇唬我們。
“媽媽,真的有翼龍耶,我在之前看的漫畫書里也看到了,它還會飛呢?”姐姐也不甘落后。
“是的,看來你從漫畫書中學到了挺多知識嘛!”
“嘻嘻,我最喜歡百問百答這套漫畫書了,里面好多科學知識的。”
這時有了另一種哺乳動物,但它們面對強大的恐龍只能躲在地底下晝伏夜出,吃殘羹冷炙。
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翻地球,災難由此降臨。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災害帶來了毀滅性災難。缺乏陽光植物都相繼枯萎,缺乏食物動物都成批死去。恐龍在這時也全部滅絕。唯獨地下的哺乳動物躲過了災難。若干年后,地球逐漸恢復了生機,植物再次茂密生長,而躲過大滅絕的哺乳動物也開始繁盛起來。它們的胎生和哺乳,使得后代存活率更高。繁衍生息迅速壯大。
這時另一種新的物種開始誕生,它們較之其他生物大腦更加發達,并發展出直立行走,人類就這樣的誕生了。進化成了能人進而學會了用火開始使用熟食,最終進化為智人。
智人利用靈活的大腦創造規則,發展農業,發展出語言,形成了原始社會。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國家應運而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大腦也在不斷地利用提高,創造出了很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人類懂得了更好更高效的生活。
在宇宙面前,人類是如此的渺小。《生命的一天,你我宇宙和萬物的故事》將趣味滲透入科普,將生命的進化過程細細地分享給充滿著好奇心的孩子們。通過這本繪本,孩子們感受了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