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
從第六本書的后半部分,開始講述朝鮮受到日本的攻擊向明朝求助這件事,到這本書的七十頁左右,大概用了200頁的文字,講述了明朝前后七年中在朝鮮對抗日本大大小小的戰役,可以看出作者內心是有些不平,為明朝的大義不平,為朝鮮的輕描淡寫不平,為日本掩蓋侵略真相不平。
因為此,作者一定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尋找了相當多的史料,來盡量還原這七年中大大小小的戰事,及發生戰事的原因,參加的將領,戰場的地址,最后的結果,讓我們看到歷史的真相。
如作者所說,對于那段歷史,朝鮮國王寧愿寄居在中國,都不想再本國當國王,可見情況之狼狽,所以,朝鮮對這段歷史及明朝援助一系列的事情,是輕描淡寫,這也符合一個人正常的心理。不過即便如此,在明朝被清取代以后,朝鮮李氏王朝還專門修建了大報壇,來祭祀萬歷皇帝,感謝他對朝鮮的援助。這項活動一直持續了200年,直到李氏王朝滅亡,可見即便歷史不寫,心里還是有數的。
日本的做法就相對讓人不齒了,不但對朝鮮的進攻說得冠冕堂皇,對入朝的那些領兵將領,不管大大小小戰事結果,一律大肆宣揚,對國內民眾神化他們,使對其進行摩拜。對于日本的文化我完全不了解,不過就現在的情況看,他們的宣傳一向做得很好。
朝鮮和日本因為不同的原因和自己的立場,對歷史都有意掩蓋或回避,為什么中國關于這段時間的史料也很少呢?
原因說復雜不復雜,說簡單也不算簡單。因為援朝這件事,是因為朝鮮的危機情況臨時幫助,相較明朝時常與周邊蠻夷韃靼動輒幾萬,幾十萬人馬的較量,根本不算什么大事,所以估計都不會帶史官。
但,這些歷史我們還是應該知道,也希望被更多國人看到,不要做一個失憶一樣的小白,去跪舔那些不值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