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你身邊的人,用不同境界的人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理解來記錄一下。
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可是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嗎?
如果十年前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就是同一個世界,客觀存在的世界,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世界。
而現在,我會堅定又開心地回答,不是的,我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我們每個人眼里的世界,心里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我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當我以為世界只有客觀的外在世界的時候,我是忽略我的內心世界的。我用世界本來就這樣,回答我的難受和困惑。
以前,早晨上班路上堵車,我郁悶,我狂躁,我在心里罵隨意變道的人該死。最后,我告訴自己,每天早上都堵,早晨大家都上班,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別生氣了,接受吧。
現在,早晨路上還是堵,我換個時間,提早出門,避開人流高峰。避不開人流的時候,我換個方式坐地鐵;換不了方式,我就換個角度想問題,變道的那位估計有比我更緊急的事情要處理,不如我讓他吧。實在堵車無聊,我看會兒書,聽會兒歌,觀察一下司機們扭曲的臉,再看看自己的臉有沒有變丑。
外面世界還是一樣堵車的世界,可是我內心的世界輕松而美好,少了抱怨和憤怒。
我觀察到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內在世界渾然不知。每當他們感覺到不舒服不自在的時候,他們就和我當初一樣用各種理由麻痹自己。以便可以繼續不必面對自己的內在世界。
不信,你如果問一個路怒癥患者,為什么你會生氣地別那輛車,他一定憤恨地說,那家伙傻,我得讓他明白。
我們只有讓自己明白的權利,卻沒有讓他人明白的義務。
比如說吧,圖樂園活動每次報名,我們都要花盡心思讓別人明白,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流程,價格,注意事項等等。為了讓別人明白,我們常常為了用哪個詞,什么顏色的字體,多大的字,加不加粗,前后順序,費盡心思。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報名的人通過文字就能明白他想要參加的是一個什么活動。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也常常會犯錯,遺漏。讓人無法全部明白。
(當然,我也發現有些人就是不想讓別人明白他。比如有人報名時用昵稱,連需要買保險的信息也用昵稱,我聯系他,讓他加我微信,他和我打招呼也用昵稱。和這樣的人溝通,我真的是需要撥開層層迷霧,才能對應到真人。我相信,這個境界階段我也有過。只是那時候沒人告訴我罷了。)
即便我們不犯錯,不遺漏。還是有人看不明白,甚至根本不看。每每這個時候,我也不淡定,我也做不到每問必答的耐心。
可是轉念一想,人家都能容忍我的錯誤和遺漏,我又為何不能容忍別人的讀不懂或者不讀呢。
我們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我無法要求別人,但我可以要求自己,因此我有機會被別人選擇,因此我也可以選擇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