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過多敘述小說的內容,因為很多人都已經說過了。但是寫書評嘛,肯定離不開主人公,就簡單說下對許三觀三觀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
許三觀的三觀:
世界觀:可以癡,可以嗔,可以做烏龜,可以幸災樂禍,但一定要有善;
人生觀:活著是種使命,富有責任,即使用血用淚也要去承擔;
價值觀:血與情,沒有遠大的理想,用血與不幸抗爭,實現人生意義。
這本書沒有奇妙的結構,作者用順時針的敘述,描寫了小人物許三觀“賣血”的一生。在許三觀一段段的話語中,講述了四十年的血與淚,這是他自己的四十年,也是國家波瀾壯闊的四十年。
讀完這本書,印象最深的就是血與淚。男人的血是小說的主線,女人的淚推動故事的發展。男人用血支撐起家庭的脊梁,女人用淚訴說著生活的艱辛。有人在血中倒下了,有的人幸運的活下來了,還有無數人正在踏上這條血路。
許三觀從懵懂和好奇踏上一生的血路,用賣血的錢娶了媳婦,生了孩子,做了烏龜…因為有了這些,又一次次走進醫院…
我們跟許三觀一樣,人生由懵懂開始,面對種種的幸運與不幸,拼命的掙扎,竭力的抗爭,不甘的屈服,無言的沉淪。當我們用盡最后一絲力氣,換來了生活的希望,滿滿的幸福感和榮耀感油然而生,我們可以大聲喊出: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老了,老到對不幸已經力不從心,再也不能做那個能力挽狂瀾的“英雄”,再也沒有力氣去保護親人和朋友,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我們會像許三觀一樣,在熟悉的世界里來回游走,任由淚水不自主的流,猶如原野的風,不知道來自哪里,又將吹向何處!
人生真到了那一天,曾經的繁華與榮耀都變得不在重要,我們想要的只是在自己英雄起點上的小小幸福,那可能是一本書,可能是一張車票,也可能是一盤豬肝和二兩黃酒,也可能是一句簡單話:“黃酒給我溫一溫”。
人生可以沒有輝煌,但不能沒有歸屬感!
許三觀的人生屬于血,我們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