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鄔思道在雍正登基的當天夜里離開了雍正,在他后來和十三阿哥的對話中可以體現出鄔思道是怕雍正狡兔死走狗烹,最終伴君如伴虎,自己遭遇不測的命運,所以自動選擇離開。電視劇在這段情節的處理中要比小說高明的多,小說中明確表示出了雍正要狡兔死,走狗烹他回到潛邸就是把幫助他奪位的一干人全部殺掉。電視劇卻沒有這樣明確的表示,只通過演員的對話和眼神中引起讀者無限的猜測。
鄔思道離開雍正,按鄔思道自己的說法:他曾是個有罪的人而且是個瘸子,擅長的是陰謀,所以出將入相,有失國體。離開雍正只是半隱,在皇上需要他的時候,他還在身邊。鄔思道離開雍正以后選擇了兩個地方長待一個是李衛,一個是田文鏡,在年羹堯處只是短暫的停留片刻。李衛,年羹堯,田文鏡都是雍正寵幸的大臣,其中年羹堯最受寵幸,勢力最大,也最富有,那鄔思道為什么不選擇年羹堯呢?反而選了李衛后來又找了脾氣差的田文鏡。其中他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我,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離雍正越來越遠。
不選年羹堯的原因就是:從李衛口中我們可以得知,鄔思道說年羹堯遲早會惹出天大的亂子來。說明年羹堯的秉性鄔思道是知道的,不是久居人下又狂妄自大之人,鄔思道在他身邊給好的建議不一定會聽,可能反而得罪年羹堯。自己既然已經預判到年羹堯肯定會惹出事情來,那么在他身邊很可能就會受到牽連,所以未雨綢繆還是不選年羹堯為妙。但是鄔思道為什么沒有到年羹堯處出謀劃策呢?一方面他是為了讓雍正安心,自己一直在身邊幫助他,并沒有做出對他不利的事情。另一方面,年羹堯在西北,久久找不到叛軍,朝中怨聲載道,雍正登基,位置不穩,選了年羹堯這個漢人當撫遠大將軍,各種聲音讓雍正的新江山岌岌可危。這時候急需一場勝利來擺平這樣不安穩的事態,所以鄔思道就以“燈下黑”來指導年羹堯。
鄔思道選擇李衛的原因,主要是李衛對雍正是掏心掏肺的忠心,這一個雍正是了然于心的,也是雍正最信任的人之一。第二個李衛這個人機靈會做事做人,心懷感恩之心,對鄔思道十分謙虛。電視劇中有一個場景,就是李衛在年羹堯處當官,升到了四品糧道,他回到雍親王府里看望雍正的時候,得知坎兒死去的消息十分傷心。但是他依然謙遜著,聽著鄔思道的教誨,要永遠的忠于四爺。潛邸的奴才里邊除去秋月,李衛,坎兒應該是和鄔思道關系最好的兩位,也是多次得到鄔思道教誨的兩位。李衛一直對鄔思道很尊敬,李衛這里可以說是最安全的地方。
那么鄔思道為什么又從李衛處到了田文鏡處呢?一方面鄔思道想借李衛之口,告訴雍正,我一直周旋在你的幾個寵幸的大臣旁邊,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幫你出謀劃策。另一方面天下第一巡撫諾敏案非同小可,打贏這場官司,對于雍正,李衛,田文鏡都十分重要。還有一點這里也可能是作者為了與歷史相符合,因為在一些野史筆記中,鄔思道本來就是田文鏡的幕僚。還有一點鄔思道是為了避開雍正,李衛馬上就要進京升職,李衛進京,鄔思道如果不去必然會折了雍正的面子,但是他又不想見到雍正。
所以借此機會到田文鏡處擔任幕僚,幫助田文鏡打贏官司,雍正也不會說什么。雍正微服私訪的時候到了田文鏡處,鄔思道正好在前一刻,穩穩當當的離開,沒有和雍正碰面。有些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鄔思道能夠知道雍正要來并且能很快離開?這就涉及到鄔思道身邊一直有一個丫鬟叫如月,這是雍正和十三爺送給他的丫鬟。雍正幾乎對鄔思道的行為了如指掌,李衛幾乎什么也沒有說,雍正就知道了鄔思道的去處。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如月給雍正報的密,所以雍正要來,也可能是鄔思道從如月的行為中推測到的。所以鄔思道才在雍正來的前一天,吵著鬧著非要和田文鏡要到他的8000兩的工資。這就逼著暴脾氣的田文鏡最后趕走了鄔思道,所以一切都在鄔思道的掌握之中。
文/紅雨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