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18歲的自己#第二篇
親愛的Anne:
書影單是我攢了兩年的私房,而劇單是讓我“沉下去、浮上來”自我修行的秘密武器。今天一并分享給你——它們能讓你瞬間跳脫當前的小格局,進入一個不受外界打擾的鏡面(《奇異博士》中的Mirror Dimension)。
因為我已經培養起不斷自主擴張的體系,所以我介紹給你的時候分為【經典】系和【最新】系。這次列給你的主要是影單,因為書單太多(每本書中有用的部分大約是精華的20%,文字受限太少而語言的重復向來免不了)而劇單太少(半年三部的節奏,我習慣了翻來覆去的看)。
哈利波特系列(8部):魔法石、密室、阿茲卡班的囚徒、火焰杯、鳳凰社、混血王子、死亡圣器(上&下)
蝙蝠俠系列(3部):俠影之謎、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
分歧者系列(3部):異類覺醒、絕地反擊、忠誠世界
功夫熊貓1&2&3
冰雪奇緣
小王子
頭腦特工隊
奇幻森林
瘋狂動物城
愛麗絲夢游仙境&鏡中奇遇記
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
超體
香水
驚天魔盜團1&2
黑天鵝
律政俏佳人
公主日記1&2
穿普拉達的女王
實習生
你多少也看出來我偏好的三大領域了——【成長】【女性】【奇幻】。會信任一些演員選擇劇本的眼光,比如安妮海瑟薇、卷福和凱文史派西;對特定的導演有搶零點場的虔誠,比如諾蘭和李安;當然對迪士尼和皮克斯的高品質也來者不拒。
接下來是最新的兩部:
奇異博士
九條命
補充一句,私房是有上限的,大約50——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名目會不斷地翻新,因為新電影會不斷整合老電影中的元素并推出最新的探索,而你也需要始終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去探奇。偷偷告訴你:最讓我拒絕不了的廣告字眼就是“上新”,雖然嘗鮮路上有成功有失敗,但時至今日我看到“新”還是會勇敢地飛蛾撲火——要不然我稱自己“永遠的孩子和學生”吶^_^
不過,雖然電影我喜歡國外的,電視劇我則偏好國內的。
美劇一部:《紙牌屋(House of Cards)》1-4季
英劇一部:《神探夏洛克(Sherlock Holmes)》1-3季(第四季明年1月1日出來——Kin118磁性的鏡子年開端)
內地劇六部:
《瑯琊榜》《親愛的翻譯官》《歡樂頌》
《長大》《花千骨》《如果蝸牛有愛情》
我評劇的好壞只看一點——有沒有讓我陷進去;也就是能在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說放大版的自己某一個性格面。電視劇比起電影的優勢就是時間線可以很長很慢,給你充足的時間去暫時拋開頭腦里的分析判斷,而跟著劇情去感受。
舉例談談我的收獲:
《瑯琊榜》——江左梅郎在林殊-梅長蘇-蘇哲三重身份中輾轉的矛盾和糾結;“火寒之毒”的冰火兩重天的舉步維艱以及兩種治療方式的利弊選擇;宗主不愿變回林殊源自內心還不夠自信;“我會陪你到最后一日”的君子一諾。
《花千骨》——白子畫、殺阡陌、東方彧卿、軒轅朗和南無月,他們五人在小骨的生命隱含層面分別扮演了:父親、兄弟、友人、初戀、孩子,五個不同的角色……
給自己一個遠觀自己的機會,跳出廝殺混亂的棋局,從高處俯瞰身處的迷宮。
祝你早日建立起自己的補給系統。
PS 我已經初步想好了,一共給你寫12封信——我相信數字的魔力;我會仿照十二宮位的模式,以【天賦】【量子】【木馬】為主線,分別展開為起承轉合四個階段來把我目前所有的寶藏傳遞給你。
祝好,
20歲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