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朋友比較少聯系,我一般也是屬于“失聯”狀態。因為太久沒聯系,偶爾聊天一般會寒暄一句:“最近怎么樣”?“還可以,就是有點忙”這個回答似乎成了我的標準回復。一是似乎是對不聯系的一種托辭,二是確實挺忙的。
我其實是個害怕社交的人,沒有特別的事情,我一般不會主動聯系別人。只跟很好的朋友見面,其他聚會能拒絕的一概拒絕。跟好朋友能聊聊近況,順帶深入聊聊工作啊感情啊,特別是課余的愛好交流等。一群人的聚會,最終會變成幾個小團體的聚會,這難免會尷尬,感覺這群人是硬生生湊在一塊。搞得那幾個小團體既放不開又覺得孤立別人不好意思。整個過程下來,大家都很累。所有我很害怕去參加這樣的聚會。我一般是喜歡2個人的見面會,沒有第三者,這樣兩個人都能做到彼此親密度上的最大程度上的放松,可以侃天說地,可以開懷大笑,可以抱頭痛哭。沒有深入的交流就不會有愉悅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我有社交恐懼癥,反正超過5個人,即使是很熟悉的,我都做不到放松,那時的我也不愛說話,一般都是充當傾聽者的角色。
出去旅游,我也喜歡小群體出行,不能多于4個人,而且這些人都要很了解彼此。大學剛開始那會,因為一個人而去那個城。這個人跟我足夠好,我想去見他,然后我就來到他的城市,對于城市本身沒多大要求。而后認識了閨蜜,她很喜歡旅游。因為詩和遠方,選擇了同行。就這樣兩個人相互鼓動下,在那本就捉襟見肘的日子里,硬是擠出些錢出去窮游。享受提前做攻略的踏實感,也收獲不走尋常路邂逅美景的驚喜。我倒是沒有多人出去旅游的經驗,我閨蜜說過她跟室友一起去揚州的經歷,反正不是很愉快,旅途期間意見不統一,最后也是不歡而散,草草收場。經過多次的磨合,似乎我跟她達成了某種默契,包括地點的選擇,攻略的制定,一般都能很快敲定下來。想到旅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和她一起,會覺得踏實,有趣。
我也確實挺忙的。目前的工作假期很少,白天上班,晚上要么運動,要么看看書,要么瞎想未來,時間不知不覺過得很快。好像每天都這么按部就班得過,也挺好,還蠻充實。看著稍有松弛的肌肉,不能忍,跑步,器械做起來。有一段時間沒看書,關注些雜七雜八的花邊娛樂,不能忍,開始看“正規”書。中文給你的是一個中國,而英語則向你打開世界的大門。為了能裝逼,能看最新的一些研究,英語必須學起來。其實我對自己一點不嚴格,這些事情,我都是慢悠悠得在做。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只是每天都會接觸一點點,每天沉浸在自己安靜的小世界里,過得還蠻慵懶的。
仔細回想,畢業這2年多來,進步多少,成長多少。會不會你所謂的忙其實都是在瞎忙。做這些事情,是否是在打發自己的時間,或者是擺脫自己荒廢時間的罪惡感。學習英語,中途放棄過一次;閱讀,中途也放棄過一段時間;跑步,中途也放棄過一段時間。你一直都挺忙的,但是你堅持下來的東西是什么。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很重要,為什么卻堅持不下來呢?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換一種“姿勢”堅持了。當你喜歡上那種方式之后,那就不叫堅持,而是自然而然。
關于英語,自己前期的學習方式很枯燥,也是延用學校老師教的方式,進步很難,感覺很枯燥。后來在網上報了個微信課程后,用老師教的新“姿勢”學英語,英語學習變得有趣。每天對于英語的學習中,不再覺得我一定要完成多少多少量,而是有時間自然而然會完成甚至會超出預期的目標量。跑步,今年過來,直接就辦了健身卡。健身房條件比路面夜跑要好得多而且也安全,在健身房有那種氣氛,你會愛上大汗淋漓的自己。關于閱讀,之前是純閱讀,沒有輸出,過了一陣子就忘得差不多了,而且一本書要看好久,得一個禮拜。知道自己閱讀方式有誤,在網上報了個閱讀寫作課。學習新的閱讀“姿勢”目前正在練習中,也在試著輸出。相信我會愛上這種新“姿勢”的。
最近挺忙的,希望自己能忙得有收獲。你呢,最近怎樣?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