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時候媽媽生氣起來經常會罵我“咄”,在方言里就是傻的意思。因為小的時候經常會干些蠢事,比如喜歡吃楊梅,就把楊梅藏到自己的小板凳里面,結果引來了滿屋子的螞蟻;又比如說喜歡畫畫,結果在公共記水電費的本子上亂涂亂畫,結果讓爸媽挨家挨個的賠不是。反正,從小到大干的蠢事數不勝數,老媽也有了一套可以念我到100歲的舊賬。
? ? 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很聰明,甚至是有點愚鈍的,所以我一直希望哪一天自己可以擁有超能力,一下子過目不忘變的很聰明。
? ? 可,既然2012世界沒有迎來末日,那我這個愚笨的想法當然也是沒能實現的。不過,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我竟也真的有了一些“超能力”。從小到大我的記憶力都不是很強,但是最近偶然間同事問起我,3年前上過的課程是什么樣子的,我竟然還能記起大部分的內容,實在令我覺得神奇。
? ? 那我就好奇我的記憶力怎么會提升了這么多呀?于是就去看了一些書,并且翻了翻自己的學習記錄,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 ? 我覺得自己從愚笨到現在有了一點“小聰明”,是有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的。一開始工作的時候,記不住上課的內容和材料,所以后來開始用筆記、手機軟件的方式來記錄工作,并且反思和改進。三年之后就發現,每天堅持下班后花十分鐘完成學習與工作的筆記,居然最后累積了工作筆記有680條,思維導圖105條。而這里每一字一句都是我親手打出來的,不僅課程的反思和總結的能力有所提升,就連打字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 ? 而我的認知也在三年內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習的性質也越來越高,我想這個應該就是大家說的成長型學習思維了吧?
?
? ? 那如何下決心,去爬起來學習呢?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一、首先,必須知道人腦是會退化的。
? ? 就和肌肉長時間不用會退化一樣,人腦長時間不用、不去刻意的記憶,人腦袋中的神經突觸也是會退化的。就好像我一樣,我會刻意鍛煉自己記憶課程的能力,所以三年前我上的這個課程是怎么樣的,我就會有80%的印象。但你要問我三年前的今天你吃了什么呀?我就只能回你一個白眼,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最強大腦的。
? ? 我覺得一定得有刻意的練習,不然一切白搭。
二、學什么?學習的方向決定了思維的質量!
? ? 打個比方,我努力訓練記憶上過課程的能力,我就成了個課程專家。但是如果我努力訓練我品嘗食物的敏銳力,可能今天我就是個美食家了。
? ? 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選不好適合自己的道路,一切都是白搭!
? ? 那到底學什么呢?
? ? 我覺得學習的內容應該是可以被運用到廣泛范圍內的能力,是可以被遷移的能力。比如說閱讀....
? 舉個例子,比如閱讀。我曾經看過一個很有趣的關于閱讀的問答。問題是:為什么要讀書?反正讀了也是會忘記的呀?而給這個問題的回答,至今令我記憶深刻。回答是: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
? ? 就像閱讀能力一樣,書讀多了會讓人的心靈慢慢變得純凈,想問題變得更愿意開動腦筋。那如果鍛煉的是觀察能力呢?可能就擁有了一個敏銳的內心......
三、怎么學?學書、學人、更要輸出!
? ? 我不否認書籍是人類智慧的凝結體,但是濫讀書不如不讀書。如果只是閱讀,而不去運用只能成為一個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弱者,所以今天才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經驗,這也是我學習的一個步驟。
? 我覺得學習的渠道有很多,可以學人,也可以學書。但是不管運用什么渠道,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適合自己。
? 學人,不一定非要學別人身上所有的事情,我們不是要去克隆他。而是要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吸收別人好的印象,同時傳遞出我能給予的熱量,這樣子和別人才能相處的舒服、學到的多。
? 學書,我覺得不能只死讀書,更要去記錄下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反思。讀書就好像與人交流一樣,有來有往的才能讀出屬于自己的趣味。
? 而不管學人、學書,我覺得都是需要輸出回報的!學習應該是有急用性的,學人,可能就是通過交流讓別人也能從我們身上獲得能量;學書,可能就是通過寫讀后感、混論壇,與人分享感悟。而這樣子不斷交流學習的過程,才是我所認為的被運用了的成長性學習思維!
? ? 所以,別總想著超能力了!快點爬起來學習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