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孩子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貨架上那個帶鉤子的球鞋,直勾勾的,’爸爸,這叫Air Force 1!最近很流行的!你看好不好看?’‘好看,但是,爸爸沒錢幫你買。’‘叔叔,放起來吧,我覺得不太好看。’”
??????????????????????????????????????? ——只是一個孩子和父親在鞋店的對白
?
? ? ? ? 半夜在逛虎撲,還是像往常一樣的看看最近Air Jordan有什么新產品來騙錢,但是無意翻開一個名叫“還記得學生時代纏著父母給買鞋的樣子么.....?”之后,心中卻是久久不能平靜,那個個頭只有一米五幾的小孩的圖像,總是在我腦子里趕也趕不走。
? ? ? ? 我記得很清楚我的第一雙耐克是在易初蓮花一樓的耐克店里買的,當時的耐克真的可以算是很貴的運動鞋了(2003左右)。同學中也不是誰都穿名牌,也或許那個時候那個年紀也沒那么多講究。那是個傍晚,也就那樣莫名其秒和媽媽走進那個商店里,我也不知道怎么會坐下來試穿。當時我只知道我沒買過那么貴的鞋子,(沒記錯的話大致474塊)。鉤子,氣墊,一切都是那么美妙。我還很清楚記得售貨員小哥右耳上的黑色耳釘,“……籃球是橫向運動嘛,所以鞋底是這樣的波紋…….底很硬的,耐磨……可以放進洗衣機里洗…..…”對不起我實在忘不掉。那天我把鞋子放在床頭,看著它睡著,看著它醒過來。母親叮囑我要愛惜,我也不含糊,擦得很勤快。那個時候大家都看NBA,名牌籃球鞋儼然就是奢侈品。我穿過去那天,我記得很清楚很多男孩子都在捏我鞋子的氣墊,“真軟,一定很舒服吧!”孩子眼中的渴望,真的很單純。我徹底愛上了這雙鞋,也因為這個走上喜歡鞋子的道路。也正因為這樣,我也發現我記得很清楚我在中山公園的耐克折扣店買的第二雙鞋,名字我還記得,“Air Jet”,414塊,原價690塊,六折。
? ? ? ? 其實我后來才知道,那時候我們家很窮。真的很窮。沒有存款,也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可能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我在更小的時候趴在人家煙紙店的櫥窗前看著棒棒糖和媽媽說想要,但是卻被拉走了。那天過年。雖然過去那么多年,我還是無法擺脫這些事情對我的影響和陰影。我無法活在這樣現實的世界之中,甚至我都無法想象我居然活過了那些最糟糕的歲月。母親4點半起床上班,父親失業。這些都讓我真的很難受,小學還好,但是初中開始,孩子有了所謂的自尊之后,這些都變得那么敏感。不敢攀比,也沒有資格。而當時買一雙鞋有多開心?我說了你一定覺得我扯淡,有一次我發燒,去看病,看完病我吵著和我媽說買鞋,買了一雙Reebok的非常基本的款式,200塊,坐在振鼎雞里一邊喝粥一邊手上拿著鞋,晚上我就退燒了。這是一種多么強烈的愉悅感?強烈到乃至于忘記生病。
? ? ? ? 經歷過這樣的生活之后,也落下了病根。我不會扔掉任何我喜歡過的鞋子衣服,乃至說出“我結婚的時候要把我所以鞋子都擺出來”這樣幼稚的話。至今,我想我還完整的保留了我所以買過的鞋。
? ? ? ? 那個帖子里出現的畫面我都能想象,孩子期待的眼神,家長看到價格標簽之后皺眉頭的樣子,家長的一句“不買。”與孩子的失魂落魄。我買不起我沒有錯,錯的是我想要的太多。已然時過境遷,我卻丟失了當時的那種“幸福感”。
? ? ? ? 對不起,我只得到了“即逝感”。我從只有雜牌到有不計其數的AJ,過程并不復雜,就是簡單的有錢就買,沒錢不買。而實際上,幸福的臨界點卻不斷地在網上攀升,當年我只有一雙鞋,而現在,我背后有一櫥的鞋。哪怕就是我現在腳的后面,也有兩雙沒穿過,價格昂貴的AJ。我還會抱著它們睡覺么?我還會開心個好一陣么?所謂“即逝感”,我想就是那種只能體會一閃而過的幸福的感覺吧!
? ? ? ? “人總是不能珍惜很容易得到的東西。”是的沒錯,在物質上特別明顯。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我總是提醒自己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哪怕不是大富大貴,但這一切絕不是隨隨便便就得到的。可惜可氣,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用錢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計較了。就如同貪婪的野獸不斷地吞噬著眼前的一切,有什么吞什么,什么好吞什么。
? ? ? ? “那些抓也抓不住的才是真。”已經不會再有體育課了、已經沒有老師苦口婆心了、又或許,已經沒有那個綻放著最為單純的微笑的你了。不經意間,這個也沒了、那個也沒了。沒有時空梭的我們,也只是這樣麻木不仁的習慣接受了變遷與逝去。就好像每個人都在抱怨考試太難卻不去復習一樣,滿口的不甘心不情愿,卻還是對面前的一切表現出一種淡定。算了吧,似乎早就將勇氣和悸動忘記在腦后,過去鄙視的“得過且過”如今也是例行公事,懷舊的人,也算成了一種不諳世事與不識時務的失敗者。
用力的去擁抱著手表上的每一格刻度,也用力的去體會所愛之人手心的溫度。這一切并不是那么難,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