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常常給自己貼上喜歡安靜,不喜歡熱鬧,喜歡獨處,不喜歡群居的個性標簽。這種潛意識的自我定義,成功將我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宅女。有人說:“一個人在同一種環境中待久了,很容易說服自己就是某一種人。”大概就是這樣子。
可是,近來,偶然有一回,我發現自己對人多熱鬧的場所如麥當勞,也并不反感。我甚至十分享受那里的環境。第一,有令人感到舒適的冷氣;第二,有柔和的燈光和音樂;第三,我自帶了書和手機,還有筆記本。這些基本上已經滿足我的需求,因此,我很樂意在這個地方,擇一個不起眼的位置坐下,拿出書和隨身帶的筆,不時還在筆記本上即興起舞。筆是舞者,筆記本是舞臺,心是導演。
盡管到這個場所來消費的人很多,而且他們的背影總是像鐘擺一樣在我眼前晃來晃去,但是我們互不認識,因此免去了時刻準備與人打招呼的負擔。我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好。也就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可見,熱鬧其實也沒什么不好——至少沒以前想的那么讓人反感。相對置身于熱鬧的環境擁有一顆平靜安詳的心,比在靜謐的環境中卻揣懷一顆躁動不安的心,更難能可貴。
當筆尖徹底從筆記本這個大舞臺上撤退下來后,我感到自己收獲了一種意外的成就感。不是因為我寫我一篇宏篇大論,而是因為我首次打破了喜靜愛獨處的慣性。我懷著無比欣慰的心情,隨心所遇地跨出麥當勞的大門,就如我當初隨心所遇推開它走進來一樣。是的,毫無約束,也無顧及。我甚至喜歡上麥當勞這個地方,這里的桌椅,冷氣,還有我手里的書,無不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息。不禁讓人聯想到多維空間和時間變幻的美妙。
對,這是文字,音樂 ,燈光,還有場地相交輝映后產生的效果。
這種效果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一直延續到我搭上回家的公交車。車窗外的車流,讓我突然想到車和貓這兩個英語單詞。這或許是因為近來自我掀起一股自學英語的熱潮,引發自己對任何事物都有一種中英譯的興趣,也或許是偶然性萌生的求知欲。總之,我想知道這兩個經常讓我混淆不清的英詞單詞區別在哪里。我承認,它們倆是我的短板。但不想妄自菲薄。我想知道答案,刻不容緩。可是這時,手機又恰好沒電了,而且身上又沒有隨身帶其他的可供查閱的工具。因此,想法只好暫時擱淺。
大約二十分鐘后,我想要乘坐的車仍然沒有露面。我有些著急了。不能這樣浪費掉寶貴的時間,我心里想。于是最后毅然選擇了另一趟車,盡管心里十分清楚:接下來,它將會帶著我,顛簸上好長一段路程才到達目的地。但是我一想到,它每運行一分鐘,就離目的地少一段距離,我就心生寬慰。畢竟,行動比空等更能讓人看到希望。
公交車緩緩前行,我無所事事地張望窗外的建筑和熱鬧的街道。華燈初上, 悄然開啟了城市夜景的風采。四周一片美好。這是一座適宜生活的城市,它的美讓人產生一種依戀感;就在我領略了窗外美好的風景后,知足地收回視線的那一剎那,我看到公交內的護欄邊,張貼著一張關于電動車的廣告,上面的“CAR”赫然映入眼簾。此時,我堅信:慶幸的事情總是會發生在積極發出需求,并堅持信念的人身上。
CAR是車,那么貓自然就是CAT咯。我腦海里閃過這樣一個想法。干脆且堅定。我欣喜之余,眼睛四處游弋,試圖找尋更多英詞單詞。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目所能及之處,單詞寥寥無幾,而且我能看懂的也只有CAR一個。
我不由轉移視線,再次張望車窗外的世界,我想從這個大千世界中搜尋到更多的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路上,我全神貫注,發現商鋪外墻掛著許多的廣告牌,而且大部分附注了英文。這些英文,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盛開出朵朵清麗的鮮花。例如,水果店會有fruit,超市會有market,旅館會有hotel,醫院會有hospital,中國移動會有mobile,銀行會有bank等等。一路精彩不斷。
也許是注意力轉移的原故,讓我從一開始就忽略了所乘的這趟公交車,因車身零件的老化損壞而不停發出刺耳的聒噪音。這噪音讓我想起了爺爺的“音樂"來,不禁會心一笑。心想,委實沒有辦法讓自己的心境升華到像爺爺那般豁達,但,至少坦誠也是一美德吧!
作者:晨曦
圖片:拍自于西西弗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