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什么要讓孩子學英文?而且從小就開始學?母語都還沒學利索的孩子學英文會不會讓孩子產生混淆?
2012年《紐約時報》有篇文章”Why Bilinguals are Smarter(為什么雙語寶寶更聰明)”中有提到,研究人員在對幼兒園孩子進行的一項測試顯示:雙語寶寶相對于單語種寶寶來說對數字、形狀、顏色更敏感,在標準考試中分數也更高。
學習兩種語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大腦在接受這種挑戰的時候需要更強的專注力去區分兩種語言。因此在學習兩種語言的時候,也鍛煉了大腦的執行能力。很多研究數據都表明會說兩種語言的人,腦袋更靈光。
為什么要從小學?《最強大腦》叨叨魏說腦科學有證據顯示孩子從小學習雙語時,兩種語言在大腦表征區像馬賽克一樣呈網狀交織在一起。但如果成年之后再學母語和第二外語在大腦表征區是分開的,容易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塊。
學習英語的大人在離開英語環境,不經常使用英語的時候分界線就容易模糊,中文表征區會侵蝕英文表征區,表現出來的就是英文忘記了。而對于孩子來說,兩種語言是混在一起的,他們可以在不同區域靈活跳躍,互不干擾。因此英語也學得更牢固,所以也不需要擔心孩子會對母語學習產生混淆。
而且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區分得出口音當中細微的差別,但這種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加會逐漸減弱和喪失。很多研究表明兩歲以后的孩子就會慢慢喪失辨別母語中沒有的那些音的能力。而英語當中有一些音是中文里沒有的,因此
02
孩子越早開始學英語,口音越標準,學得也更容易。
我們這一代吃過不少英語的虧,工作時間越久越發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像我和孩子爸爸都因為英語不好幾次跟好機會擦肩而過,別人升職加薪,我們只有干看的份。孩子出生的時候,他爸爸正在發奮自學英語。因此當孩子出生后,尚無反抗能力的他自然而然就成了爸爸最好的試驗田。我們都知道英語學習第一步是培養英語環境,因此在孩子還幾個月大孩子爸爸交待爺爺奶奶白天把英文廣播當背景音樂來放。幾天之后,爺爺抗議不干了,說太吵。
我也隱約覺得應該不是這樣,和孩子爸爸商量說如果徹底聽不懂,那只能是噪音。我們教孩子說話,有些他能聽得多就會聽,聽不懂太復雜的部分他會過濾掉。我們指著爺爺告訴孩子那是“爺爺”,次數多了,他就明白了。如果只是單純聽英文廣播恐怕不對,這才消停了一陣子。
后來孩子爸爸到了一套正確的自學辦法,就是所有的學習都是“N+1”的模式。N是你目前的英語狀態,加1是你應該使用教材的難易程度,它應該要比自己當前能力稍微高一點點,但又不能太高,稍微蹦一下就能夠得著的教材。找到方法后,他的學習突飛猛進,很快能看見明顯效果。
從而他也調整了孩子學習英語的策略,一樣是N+1的模式,輸入只有當孩子能夠理解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有效輸入。從孩子1歲開始慢慢地磨耳朵,精挑細選找到適合他理解能力的英語材料,慢慢地看他一點一點地接受輸入。到現在孩子快7歲了,目前開始自然拼讀練習,拼著拼著孩子就笑了,他發現是他能懂會說的單詞,只是不認識。
03
我們沒有給孩子報英語培訓班,但一直很用心地陪他一起學習。也看過不少相關兒童英語啟蒙書籍,當看到《讓孩子輕松說出地道英語》時,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作者介紹:
趙曉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原英文主播,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專注雙語教育10年,踐行親子英語,提倡自然習得,分享英文兒歌、繪本、日常對話,讓孩子輕松進行英語啟蒙。女兒Emma小美妞一枚,10歲,英文水平相當于英語母語國家同年齡段孩子。
書中有很多觀念跟我們不謀而合,也有讓我們恍然大悟的地方。邊看邊想要是早幾年看到,我們在孩子英語啟蒙的路上也許會走得輕松不少?,F分享幾點讓我受益良多的地方。
04
家長不是老師,不要充當老師的角色
家長可以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可以是同學,但不要擅自充當老師的角色,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因為在這樣的家長面前他們是弱勢,總是出錯的那一方。當家長放低姿態,抱著和孩子一起學的心態來看,效果就會好很多。
看到這點突然發我和孩子爸爸在這點上其實是有分歧的,只是之前從沒注意過。我在孩子面前當他伙伴的時候居多,而孩子爸爸對他的要求就有些類似于老師對學生。因此孩子爸爸教他的時候,經常就容易將孩子惹毛了,或者產生畏難情緒。而我的態度則更溫和一些,大多數時候是讓他把學當成玩,在玩中學。
我孩子漢字的識字量也非常大,有媽媽問我怎么教孩子認字的,她在家一教孩子認字,孩子就容易發脾氣。其實沒有什么訣竅,放低姿態,不要總想著我在教你,你要好好聽。其實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感受不到你是在教他,也就是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05
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趙曉華說她自己對英語的喜愛,源自于小時候媽媽跟她講英語故事的場景。她說媽媽講英文故事的時候是最溫柔的時候。因為融入了愛,讓她銘記于心,她從小就覺得英語是一門溫柔而優美的語言。因此對英語有一種近發自肺腑,近似極端的喜愛。
她自己也非常注意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從不跟孩子說“學英語”,也從不逼孩子看書,念英文。但是會花心思的將英語與日常聯系起來運用,從而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英語從來都是玩著學會的。
我們對孩子的英語也是一樣,尤其之前一直把學英語當成是一種親子相處時間。只是這段時間孩子爸爸覺得我們太放松,開始對孩子的學習抓緊了一些,認為學習要越過舒適區才能有進步。效果是很明顯,但孩子偶爾也會和爸爸有一些小情緒。
06
讓孩子愛上閱讀,跳出父母的眼界限制
趙曉華說做為父母,總恨不得將自己一身能力和知識都傾囊相授給孩子,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有限的,孩子也不可能只活在父母的眼界之內。我們不妨放下自己的碎碎念,將孩子領到書的世界,讓他與比自己聰明百倍的人交流,在閱讀中學會看得更高、更遠。因此她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鼓勵孩子看書,愛看書的人,應該不會差到哪里去。
在這點上我們和趙曉華是一致的,從孩子不到1歲開始親自閱讀,將閱讀看成是一種享受。孩子也非常喜歡閱讀,不逼迫孩子一定要看英文書,但有時我們會刻意拿英文繪本和他一起讀。
她女兒Emma 今年10歲,目前小學四年級,和媽媽一起搭檔做英語親子節目。在荔枝FM、喜馬拉雅FM搜索“曉華英語”即可聽到,和孩子一起聽過,小姑娘聲音透出來的是一種滿滿的自信,美式發音非常地道,和媽媽一起講故事,或者媽媽彈鋼琴,她唱英文歌。
說了一些趙曉華的主要觀點,再說說她對一般家庭中孩子英語啟蒙的建議。她說大多數父母擔心自己英語口語不好,在孩子面前不好意思開口。但她認為只要你上過初中,認識26個字母就可以在家中為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07
學英語從蹦單詞開始,一點也不low
有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英文不好,只認識幾個單詞,不知道怎么和孩子啟蒙。趙曉華說其實英文當中有不少單詞本身就能表達完整的含義,比如:come, go, where? here, there, Yes, No, Good, No, Stop等等,在和孩子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積少成多的慢慢用起來。
從不用解釋就能懂開始
其實這點和我孩子爸爸后面悟出來的方法不謀而合,太難的內容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垃圾,學完就忘了。找到適合孩子當年能力和理解力的教材最重要,而不是別人說好就跟風學。
母語學習也是一樣,相信沒有家長和孩子解釋過什么是擁抱,什么是親吻吧?我們用動作直接告訴孩子,張開雙手伸向他,告訴孩子“來,抱抱”;側過頭,指著自己的臉說“來,親親”,不用解釋孩子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學英語也是一樣,張開手”I wanna a hug”,側過頭,指著自己的臉 “I wanna a kiss”,豎起大拇指”Good job!”孩子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什么意思。
08
神奇的“自然拼讀”要不要學,何時學?
英語自然拼讀法(Phonics)也稱字母拼音教學,是一種美國和很多母語為英文孩子學習自己母語的方法。是進行閱讀和拼寫教學的一種模式,目的在于幫助孩子看到一個單詞時,就可以根據發音規則將這個單詞讀出來。一般在英語國家的幼兒園里孩子從三歲就開始接受自然拼讀學習了。
《讓孩子輕松說出地道英語》中說自然拼讀實際針對的是母語為英語國家的孩子進行學習使用的方法。旨在讓孩子看見一個單詞就會讀,從而跟自己聽過的單詞進行匹配,從而理解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而不是單純的會發音。母語為英語的孩子他們三歲的水平估計可以秒殺國內大部分英語學習者。
自然拼讀的核心是音形對應,前提是“已知音,未知形”
,也就是說孩子在讀這個單詞之前應該已經接觸過,聽過這個單詞,懂單詞的含義,只是不認識這個單詞。因此自然拼讀訓練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在進行自然拼讀之前,需要先進行大量的聽說練習,這樣才能降低學習規則時候的壓力。
趙曉華說她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進行英語學習,一直到孩子四歲半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自然拼讀。我和孩子爸爸沒有趙曉華專業背景,加上之前對孩子英語學習抓的也不是非常緊,因此最近才開始學自然拼讀。掌握一定規律后,經常孩子在念出一些單詞后發出會心的笑容,因為這些單詞他老早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不知道長什么樣,他發現并不是他不懂的東西,是一種“哦,原來是你”的歡喜。
由于篇幅的原因,暫時講到這里,書中確實有很多引人深思的親子英語教育方法和理念。而且趙曉華按不同場景列舉出一些可以直接搬回去用的日常用語。
例如睡前:
Goodnight!
Sleep tight!
I’ll see you in your dreams!
Will you dream about me?
……
09
還有關于英文繪本選擇方法和如何讓孩子愛上讀英文繪本,并推薦了一些用語啟蒙的英文兒歌和英語小游戲,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列舉。最后總結一下家庭英語啟蒙的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家長不要充當老師的角色,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你在教他。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不逼迫但需要家長有小心思。
3.讓孩子愛上閱讀,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跳出父母的眼界限制。
4.啟蒙從蹦單詞開始,一點都不low,要敢于開口和孩子說,為孩子營造英文環境。
5.自然拼讀建立在大量聽說訓練之后,“先知音,后知形”,可降低孩子的學習壓力。
一本值得收藏反復看的親子英語啟蒙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