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于2014-05-23發布于豆瓣)
在我上一篇文中有人問我這樣的一個問題:
那麼該如何寫吸引人的故事?
就像我回應他的內容,我其實很難回答他這個問題,因為我在五專之前從來沒有人「發掘」我的寫作「天分」,而是到五專以后開始在網路上寫文章才開始有自己的文迷以及肯定,尤其是在我上大學這幾年我的文筆受到比較多的肯定,就算我隨便亂寫也可以得很高的分數以及稱贊,坦白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在這里提到我另一個嗜好——繪畫可能不太妥當,但是這是一個可以當做對照組的一件事情。我從小也很喜歡繪畫,我對于我的繪畫基本上還算滿意,但是無論我畫的再好(當然是自認為的),在網路上總是得不到肯定,我什至無數次被程度比我好的繪師「嗆聲」(類似噴人的意思)說:「這么丑還一直畫」,也被很多人羞辱過,所以我一直以來對繪畫這件事情相當自卑,也很努力加強自己的能力。但是即使我現在已經有個位數的畫迷給予肯定,我的繪畫依然不受歡迎。
如果更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我看到這樣的一個問題的時候很想細問到底所謂的「受歡迎」是什么?是經得起時間考驗受人追捧的名作?還是暢銷排行榜上的速食文學?如果是后者,我記得豆瓣好像有出版從業人員有寫過相關攻略,不妨可以找來看看;但是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說當命運注定你能留名千史,就算不努力他終究是你的。
從我前兩段所舉的例子來說,我深刻地認為如果一個東西不是需要刻意操作的話,那么一個東西能不能受歡迎完全是機率問題??赡軙泻芏嗳瞬荒芙邮?,但是我必須要說人的喜好本身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因為人本身就不是一個理性的生物,人是感性而且有自己的喜好生物。
舉求職的例子來說,求職必勝的書一大堆,大家都照著成功求職的人的秘技去進行面試,但有些人面試一次就被錄取,有些人面試幾十次還是不被錄取,為什麼?
我認為可能會有人不能接受我的看法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堅信著「勤能補拙」以及「凡事都有方法可以解決」的思維,但事實上這世界真的是這樣嗎?也許百分之五十可以套用這個邏輯,但這個世界不是一點變數都沒有,甚至可以說運氣決定了你大部份的命運。但是這點卻從來都沒有人教育過。在「方法論」及「勤學論」主導社會價值觀的情況之下,當你發覺你的一切努力卻永遠得不到回報時,你會不會對這件事情大失所望?價值觀灌輸你的邏輯和你實際所得的結果如果出現很大的落差,你心里要如何承受這樣的打擊?你有沒有想過?
再來就是刻意去營造出來的東西,它基本上是由各種可能的元素所拼湊出來。我拿我關注的恐怖類型的創作來說,恐怖故事百百款(很多種的意思),但是真正恐怖故事的往往不是出現在暢銷書架上,而是在于可能不起眼的一個網路小專欄,或是親身經歷的事情。那么能做成商業書籍的恐怖小說是怎么回事?我只能說大部份的小說有形,但是有沒有精神性?或許可以參考一下商業類型電影。每年殺人魔、僵尸和妖魔鬼怪的電影一大堆,但你覺得恐怖嗎?反倒是有時候看非主流電影甚至是去美術館要抱持著一種隨時會被嚇到的心里準備。為什么會這樣?這跟作者要表達的東西有絕大的關系,它當然是有它的美學基礎所以會刻意加一些恐怖元素在里面,但是要注意的是他不是為了恐怖而恐怖。
看到這里不知道讀者有沒有什么想法?也許還是有人認為要寫出一個受歡迎的作品有什么樣的技巧。但是我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我從來不認為有什么吸引人的故事法則,可是你可以繼續磨練及穩固自己的基本功力以及細心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基本功扎實的文章易讀親民,有靈魂的文章往往來自于你對生活的體會,真心的創作才能吸引愿意細心品味你的文字的讀者。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想著你的故事如何吸引人,而是你的東西不可以太差!
當你想著你的東西要吸引人的時候,你往往會想太多或者是拼湊一堆元素在這個故事里面,可能的結果就像我在上面所說的。再來就是當你想著你的故事要吸引人的時候,你容易會陷入一種完美的夢幻里頭,結果寫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文章,但是感覺良好的讀者未必如你所想的一樣多。
但反過來說當你想要寫出一個不差的故事的時候,你反而會謹慎思考我要如何拿捏我的用字遣詞,我平時應該對于寫作有什么樣的修煉,我如何提升我自己的文字水平......這些問題。歸根究底還是一個自我基礎的累積與寫作功力的養成的問題,當你基本功熟練,可以寫出一個像樣的文章,你就成功了。
至于受不受歡迎,由命運做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