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前些天小舅子媳婦送給家里一臺豆漿機。為的是豐富兒子早餐中“飲品”的數量和補充其營養。不過提示我就是有點接觸不良了,用的話需要修理修理。
豆漿機拿到手的時候我首先是抓了一把家里僅有的綠豆,加水、通電、選擇、干豆、啟動。所有的程序都是遵循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的。
機體轟鳴,能明顯聽到在電力驅使下的干豆在杯內被粉碎攪拌機摔打的噼里啪啦,間隙的停頓也是被加熱器熾烤得不斷地呻吟;如此反復數分,豆漿機報警燈閃爍不止并伴有“滴滴”的報警聲。
掐斷電源拔出機頭一股綠豆的清香頓時撲鼻而來。
說實話我可沒有喝過純綠豆豆漿,我可不敢稀里糊涂的就這樣喝了;我只是試試機子好不好用。
我特意去糧店買了黃豆。回家泡了一碗,準備第二天給兒子打。還是老“規矩”。不過這次按完“選擇”后我直接按的是“濕豆”,加熱后期盼中的“轟鳴”聲還是“如期而至”了;可就在我洋洋得意時“轟鳴”聲頓時戛然而止。
我傻了眼的上前想看個究竟:只見指示燈暗淡無光,機體也死了一般的鴉雀無聲。
慌不擇亂中我一遍又一遍地搗鼓著機子,可它就像停止了自己的呼吸,沒有了“脈搏”一樣永遠的救不活了。
眼看兒子吃飯時間到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我知道自己肯定是沒有辦法打出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了,無奈只好給他熱了杯牛奶。
2:上班的時候我不甘心地帶上了它,準備讓專業人員幫忙看看。
在一家不大的店門口一小塊醒目的牌匾不斷的閃耀著四個字——家電維修。推門進入還沒等我開口講話,店主模樣的人一邊修理著什么一邊扭過頭來和我說了句:“修不了”。我不甘示弱得回到:“也許是接觸不良了”?他隨即回到:“只有一個電路板”,不存在接觸的問題,電路板更換不合算;已經沒有了修理的價值。
我不肯就此罷休,我想再去別的地方看看。尋覓很久終于在另外一個地方找到了又一家修理電器的店鋪。
工作時只響一聲就“偃旗息鼓”了,麻煩給修修?
聽了我的敘述店主笑著回到:“沒有壞,只是用完清理不當進水了,自己擰開機蓋太陽底下曬曬就好了;記得每次用完自然晾干在往起放”。
我是在半信半疑的顧慮中答謝了店主轉身離開的。同樣的問題給我的結果卻迥然不同,我到底該信誰?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決定擰開曬曬,暫且死馬當做活馬醫吧!
在一個晴空萬里,艷陽高照的午后。我把已經拆卸開的豆漿機電路板赤裸裸地完全暴露在了太陽底下,足足曬了整個下午。
3:第二天的早上,我重新組裝,通電、選擇、濕豆、啟動。
在我的翹首企盼中豆漿機在響了不到一聲后照舊沒有了動靜。
我心里在想肯定是沒希望了,可手還是不由自主的擺弄著機器。
通電、選擇、濕豆、啟動……
一遍一遍不厭其煩!
浪費完了泡下所有的豆子后終究還是沒有弄好。我只好作罷,把它清洗干凈機體分離地放了起來。我心里始終在想,它并沒有壞,也許它只是“病了,只是沒有找到病發癥而已。
放了很久之后,無意間我又想起了它。我決定再試試,泡好了豆子這次我胡亂的按下了“米糊”一鍵。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機體轟鳴,能明顯聽到在電力驅使下的干豆在杯內被粉碎攪拌機摔打的噼里啪啦,間隙的停頓也是被加熱器熾烤得不斷地呻吟;如此反復數分,豆漿機報警燈閃爍不止并伴有“滴滴”的報警聲。
多么熟悉的聲音,多么期盼的等候,多么意外的收獲……
我的直覺是對的,它就是病了。我找到了它的病癥:那就是它的“濕豆”健病了。
通過這件事使我聯想到:遇到困難也好,遇到挫折也罷!靜下心來換一種方法,換一種方式結果也許就迥然不同了。
二
記得看過國外播放的一段視屏:一個男孩在玩耍中不小心把頭卡在了院子的圍欄里動彈不得。他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驚慌失措大吼大叫,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卡在那里思考了良久后側著身子試著慢慢地挪動著,湊巧的是不一會兒功夫他自己整個的身體竟然都伸了出來。只見出去后的他欣喜若狂到“張牙舞爪”。
我深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遇到任何的艱難險阻憑著他沉著冷靜的頭腦一定會應付自如的。
我也看過很多國內的兒童因為玩耍被困連家長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問題不得不求助于消防部門,孩子們更是囧像百態。大多嚎啕不止,很多都是撕心裂肺。
不僅疼痛著孩子也著急著父母,不僅浪費了公共資源而且還弄得興師動眾。
試想一下如果是自家的孩子被卡在了圍欄里。我想一定是這樣的:孩子嚎啕不止,父母心急如焚,最后撥打119用破拆工具切斷圍欄。
孩子緊急送往醫院“救治”,經過醫生檢查孩子并無大礙;這時主播會說:“多虧消防員的急時救助孩子才得以無恙”。
最后電視上表彰了消防員,懦弱的孩子和無知的大人露了臉,說了一通感涕淚下的話。
最后全國效仿……
今天你思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