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6:古埃及之死亡

大英博物館有多個免費導覽,每天在固定時間和地點集合,用40分鐘左右,介紹各個主題文明的脈絡和幾件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這次的大英博物館系列就是我參加每個導覽的經歷,讓大家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展品中找到方向,鎮定從容地體會大英的精髓。


位于三樓的的古埃及館,可能是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場館,大多數時候都人潮涌動,頗為熱鬧,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木乃伊和金字塔。這次20分鐘的夜間導覽就聚焦于這個神秘的主題:死亡之旅,古埃及追求永恒的極致體現。

講解人說埃及人視死如生,死后會有重重考驗,所以需要不少準備,比如死亡之書。最大的希望就是來到金色的田野上,與家人重逢。靈魂會返回,棲息在自己的肉身木乃伊上。

畫中的歐西里斯是冥王,頭戴王冠,象征重生能力的綠臉上似乎掛著一絲微笑。他掌管陰間,是重要的九柱神之一。我們更熟悉的胡狼頭死神阿努比斯原先是掌管死亡的大神,被歐西里斯取代后,默默變成保安了。歐西里斯的姿勢是古埃及藝術最愛的側臉和正面身體,力求展現每個人、神、風景各個部分最佳的一面,而不考慮透視效果。

冥王前面的4個小館子,是荷魯斯和哈索爾的四個兒子,專門負責管理死者的四個裝內臟的罐子(胃、腸、肺、肝)。死后人的心臟如果比女神一根羽毛重,立即就會被守在一邊的雌性吞噬獸一口吃掉,一切就會寂滅。


歐西里斯


關于死亡

平民是沒有錢雇傭祭祀和藝術家做木乃伊,這位女士剛剛夠上木乃伊,但是掃描發現頭腦部分并沒有清除干凈,反而外部裝飾更為華麗,這大概是古而有之的面子工程吧,畢竟鄰居來參加葬禮看不到腦子,只能看到外面的棺裹。原本是紫色的包裹,現在已經褪色。神態莊重、色彩多樣的頭面、年輕的金色面具,身體上有圣甲蟲、護身符、一個人形小雕塑。

平民女子木乃伊

這位女士十分富有,她的木乃伊已經丟失,不過卻有三重棺。上面刻著她的名字,以及有保護意味的圖案和文字。文字在古時候是有神圣的力量,普通人根本不識字,更何況是這種高級象形文字,甚至這位女士可能自己也不認識。一般來說,女性木乃伊里不會放死亡之書卷軸,上面有穿越冥河等操作指南。而她卻有,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貴族女性。

貴族女子三重棺槨

展示在外的三個小人偶,箱子里還有更多。比起平民女性多了不少,這些代表死后的仆人。死后到了金色原野,也免不了要做農活,所以還是帶著仆人靠譜。

陪葬人偶

四塊魔法磚頭,置于“風水”方位,保護墓主人免受惡靈侵擾。古埃及的墓葬如此發達,不輸我們在盜墓類小說里看到的中國古墓。

魔法方向磚塊


這里就是我們說的內臟罐真實版。名字和分別掌管的罐子:

伊姆塞特(Imset):死者肝臟的保護者。罐子放在南方。

哈庇(Hapi):死者肺的保護者。罐子放在北方。

杜阿木忒弗(Duamutef):死者胃的保護者。罐子放在東方。

克貝克塞努弗(Qebshenuf):死者腸的保護者。罐子放在西方。

克貝克塞努弗,內有死者的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