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角色,人們習慣的會想到演員,因為人們認為只有演員才是各種角色的扮演者。我們可能忘了,人生如戲這句話,一個著名的演員曾經說過,他演的每一個角色都要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想像自己就是所飾演的人物。
今天想說的不是演員所飾演的某個角色,而是想說我們普通人的角色。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在飾演自己的角色,只是身在其中而忘了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當習慣了某一個角色的思維,就會忘記自己原來還是其他角色的扮演者。
一個人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不管愿不愿意,他的人生角色都發生不同的變化。我們在變化中沒有感知到這些角色的不同,可能會覺得這些都是順其自然的發生。正是沒有認識到角色的轉換影響到了思維的變化,才會在角色的轉換中迷失方向。
在與同事的關系中,我們是含有競爭性的事業伙伴,當出現利益沖突時,很自然的會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侵害到他人的利益。比如說崗位競爭,干部競選,薪酬分配的差異化,這些競爭都會在同事之間產生。這時再想著一團和氣,就不可能了,因為優秀的人是會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所以說同事之間的角色要把握好,以免自己演砸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夫妻之間的關系是由丈夫與妻子的角色構成的,這里面就會有雙方親屬,而與親屬的關系就形成了新的角色。有些夫妻能保持一團和氣,就是懂得在關系中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反之看那些整日吵成一團亂麻的夫妻,他們就沒有弄明白自己的角色。用一個熟悉固化的角色去面對所有問題,一定會鬧出笑話或亂子的。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原來我認為這是貶義詞,是諷刺那些圓滑之人。應該是不改自己真面目,對任何人都保持一顆善良的態度?,F在想想這樣做就真的正確嗎?當有人要傷害自己的時候,還能這樣處變不驚嗎?我想這樣做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差,一個不懂不分黑白,是非都不愿評說的人就沒有自己的原則,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是可憐的。我可不愿意做一個可憐的人,事實上我也做不到沒有原則,只是原來的原則比較模糊,不如現在的清晰。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上演的連續劇,自己不僅是導演,還是演員,如何讓自己人生有一個精彩的故事結束,就需要自己這個演員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有人會說,演戲的都是假扮的,生活才是真的,不應該用演戲來面對真正的生活。
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有一個故事比較觸動我。一個男孩在咖啡廳與女孩見面,男孩子太普通了,而女孩子是那么的優秀。男孩多么渴望引起女孩的注意,可是看到女孩漫不經心的樣子,男孩有點著急。在待應生路過時,男孩來了一句,請給我的咖啡里加一點鹽。這一句話引起了女孩對他的好奇,怎么會有人喜歡在咖啡里加鹽。
在以后相處的歲月里,每一次這個女孩都會為男孩的咖啡里加點鹽,男孩也依然品嘗著加鹽的咖啡,愛情也在交往中綻開了美麗的花朵。事隔多年,女孩問男孩加鹽的咖啡好喝嗎?男孩笑了,說你可以嘗嘗。女孩也笑了,說我嘗過了,這么難喝的咖啡你都能承受,還有什么苦你不能吃的呢。這兩個人都保持著對角色的一致,他倆的生活因此溫馨而甜蜜。
角色是塑造個人思維的基礎,處在什么樣的角色會用什么樣的思維去思考。我們因習慣了某一個角色,而忘記了還有其他角色,容易用某一個角色去審視周邊的環境。我們的角色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轉變的,應該隨著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思考方式,不要落入僵固思維與應該思維的坑里。
在家里就是家里的角色,在外面就是外面的角色,工作中是工作中的角色,學習中是學習的角色。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角色,認清自己的角色,才可以做好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