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言午
01
2018年1月9日,晚上七點,伴著天空飄起的稀稀零落雪花,我被電話那端的姜同學罵得狗血淋頭。
下一秒,眼淚就要決出眼眶了。
所以,我們及時地相互掛斷了電話。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是因為一場寒假旅行,簡而言之,是因為我最終決定了一個人遠出旅行。
姜同學在電話那頭氣急敗壞:“你就不能再等幾天嗎?你這就買好票了?大晚上的你一個女孩子安全嗎?你去之后要住在哪兒啊?你可真行啊!”
我真想把這些問題一一回答,我想對姜同學說我真的都考慮到了,可我最終什么都沒說。
不可否認,我覺得有點委屈,對我而言,這是一場很有意義的旅行,我希望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也相信自己能盡力做得到。
親愛的朋友,我懂你的擔心與顧慮,但是請相信我并給我支持,好嗎?
02
“你一個人去北京了?”
這是我經過舟車勞頓的旅途回到家后,我媽對我拋來的第一句話,接下來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責問與警告,無非是女孩子一個人旅行太不安全了,萬一出點什么事情家人會擔心,以后不允許了之類的老生常談。
一頓狂轟亂炸之后,我面臨的是母親一夜的沉默。
我感到委屈,我只是一個人去旅行了而已,為什么要承受劈頭蓋臉的一頓責備與呵斥,我也想要去經歷和成長,想要在旅行中去認識那個勇敢而獨立的自己。
總有一天,我要離開這個溫暖的家離開所有人的保護傘,獨自去看看世界的樣子。
當然,我也感到幸福并理解父母的擔憂。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母深知沒有辦法束縛子女前行的腳步,更無法禁錮子女想要遠行的心,可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擔心掛念子女的心情是無可改變的。
哪怕子女走得再遠再快,也依然是父母手中放出的風箏,那根線緊不得,也斷不得。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知道的。我就是那種看起來柔柔弱弱,但其實骨子里堅強得不得了的姑娘。壓力越大、挑戰性越大,我就越堅強、越有韌勁。
親愛的爸爸媽媽,從小到大,我的事情從來都是自己做決定,照顧好自己也是我一直的追求和信仰。所以,請相信我并理解我,好嗎?
很多年前,網上流行起“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說辭,所以一票人辭職背包義無反顧地去看世界了,信奉著總有一場顛沛流離的旅行屬于自己,浪跡天涯,美其名曰尋找自我靈魂的意義。
后來,又有一票人站出來批判上一票人,“工作都沒有,還想去看世界,誰為你的不理性買單?”
那些義無反顧去浪跡天涯的人后來怎么樣了?這些年來,工作還順利嗎?生活還如意嗎?相信有過經歷的人,心里自有定論。
前幾年,冰叔的書異常火爆,冰叔就是那個曾經在山東衛視做過主持人的大冰,時光莞爾,當年青春陽光的大冰哥哥已經變成了滄桑有故事的冰叔。走過都市繁華,涉過鄉野古鎮,看過南極的皚皚雪峰,略過風沙肆虐的大漠荒原,聽過了很多人的故事后的冰叔,也變成了一個有故事的人。
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過上那種“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的生活,蕓蕓眾生里,我們都是活在柴米油鹽里的普通人。
旅行是生活的調劑品,是錦上添花的存在,但它卻不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你想去旅行了,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請協調好自己的生活之后再啟程,請不要因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亂了生活原本的節奏。
04
在凌晨的火車上迎來升起的太陽,這種經歷還是第一次。很感動,為那么勇敢的自己而感動。
其實,在車站候車的我,也質疑過自己:“你怎么就突然想要一個人出遠門呢?作為一個分不清東南西北的路癡,你哪里來的勇氣?”
可是,總不能因為“怕”,就永遠安逸地待在自己熟悉的那個小圈子里;總不能因為“怕”,就掩耳盜鈴般地忽視外面的風景;總不能因為“怕”,而去一直抑制自己那顆尚且無所畏懼的心。怕,不是你逃避成長的理由,也不是你拒絕去好好認識這個世界的阻礙。
不管你是孑然一身去旅行也好,身揣百萬去看風景也罷,旅行的真正意義,從來都沒有能被刻意改變過。
也許很多年之后,我會想起第一次一個人坐火車獨自旅行的夜晚,我會想起拿著導航穿梭在陌生城市里的稚嫩模樣,我會想起坐在陌生城市里的公交車上看過的車水馬龍,我會想起第一次坐在火車里迎來的他鄉的日出,彼時的我一定為曾經這么勇敢而堅強的自己狠狠點個贊,然后笑靨如花,走向下一段旅程。
只要你準備好了,旅行,就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