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睜開眼,屋里還是暗的,有點兒懷疑是不是醒的有點兒早。看看小鐘表,是該起來的時間。拉開窗簾,原來是下雨了。
其實我很喜歡陰天和下雨,當(dāng)然,前提是我在屋子里,而不是奔波在外。
想起來,因為下雨,不同時期發(fā)生過的小故事。
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出過半命題作文,題目是我喜歡——,我就寫了一篇《我喜歡下雨》,結(jié)果交上去之后,被老師在班上點評,無情地嘲笑:還頭一次看見這么傻的人。拜托,你一語文老師,管我作文寫的好不好就行了,傻不傻關(guān)你毛事?而且,那時候還有點兒幼稚的我,寫的是雨中玩耍的樂事,那是我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失去的童趣。現(xiàn)在,已經(jīng)含飴弄孫的老師,在孫輩身上,想必也能理解一個孩子雨中玩耍的快樂了吧。
升到高中以后,我的語文老師是一個矮矮的胖墩墩的小老頭,特別好玩。
有一次上語文課,風(fēng)雨突變,我看著窗外忍不住發(fā)愣。語文老師丟一個小粉筆頭給我:看什么呢?
我還狡辯:外面烏云翻滾,風(fēng)云際會,感覺如潑墨山水,美不勝收。
語文老師居然表揚我成語用的不錯,寫景的文章寫的特別好,表揚完瞪我一眼:把你的議論文好好寫寫!考試的時候還是考議論文!考完大學(xué),想怎么寫都行!
果然,在離開高中二十年以后,我重新開始寫我喜愛的文字。在這種下雨的天氣,寫著文字,突然想到那個矮胖戴眼鏡,還會在講臺上踢毽子的小老頭,笑容忍不住就浮上來。
上大學(xué)以后,我依舊迷戀下雨前的這種景色。
那是上高數(shù)課,我愣愣地看著烏云在浮山頂上聚集,翻滾,變幻出無數(shù)的形狀。高數(shù)老師也是個特別可愛的老頭,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說話卻是慢條斯理的:講完這個題就下課了啊。
估計是以為我擔(dān)心下雨回去挨淋才一直看窗外的吧。
喜歡這種下雨天,市井的喧囂被雨聲掩蓋,放佛有人在提醒你:浮躁了太久,該靜下心來啦!
有個廣告,廣告詞是:下雨天,巧克力和音樂更配哦。下雨天,我不喜歡巧克力,也不喜歡音樂。它們太甜太膩。
我只喜歡一扇大大的窗戶,看雨絲飄落,在玻璃上畫出蜿蜒的曲線,聽雨聲淙淙,最好手邊有一杯綠茶,潔白的杯子清澈的水,裊裊熱氣妖嬈升起。此生足矣。
那些雨,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里,讓我慢慢的回味,鞭策我,為我的大窗戶,我的舒適的椅子墊子,我的潔白瓷杯,我的綠茶,還有那慵懶的時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