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沒耐心看全的可下翻至降重四法,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八級大哥當")
說到論文,真的是讓畢業生又愛又恨,一方面可以鞏固強化對專業的認知,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耗時耗力去東拼西湊一篇自己都看不懂的論文
如果你想著自己拼湊一篇論文,再用技巧降低查重,那與論文的創新科研初衷背道而馳,慎讀本文,也不歡迎此做法
但有時候因為自己的不注意,引用了過多參考文獻的內容,導致查重率居高不下,這就比較冤了,今天顧一又要站在官方的對立面,教大家一些有關畢業論文查重降低的奇淫巧技了
論文查重檢測的原理及標準
以維普為例
維普檢測是多種算法集合而成,不只是按照連續字符而定。檢測判斷標準:
(1)整段抄襲率不能高于3%,假如檢測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單篇文獻300字以上,視為抄襲
(2)13字單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襲被紅字標注,但是必須滿足(1)里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中要達到3%
(3)如果不是連續字符,那語義相似也會認為是疑似抄襲
(4)整段切割標準是按照句子為單位,如果句子過長即句子中斷句較多的情況下,那切割會根據逗號切割
(5)以上標準判斷后,還會根據全篇論文的所占比重進行切割分析,比如參考文獻過多,正文所占比重較少,那重復比可能偏高
(6)論文查重不查致謝、不查圖片、不查表格、不查原創性聲明、不查作者簡介
有哪些檢測網站?
Gocheckhttp://www.gocheck.cn/
Papertesthttp://www.ipapertest.com/
Paperrighthttp://www.paperright.com/
PaperFreehttp://www.paperfree.cn/
WriteCheckhttp://www.writecheck.net/
CopyCheckhttp://www.copycheck.com.cn/
Paperpasshttp://www.paperpass.com/
褒貶不一,建議使用最后兩個,當然檢測結果有時也依然令人抓狂
如何生成目錄才能分章節進行檢測?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是論文的導讀圖。必須注意:
1. 有明顯的“目錄”標記,目錄兩個字獨占一行;
2. 目錄需用word自動生成,不要手工書寫;
3. 每個目錄需用有明顯的頁碼結尾,頁碼可以是阿拉伯數字或者是羅馬數字;
4. 圖目錄或者表目錄格式和正文目錄格式一樣;
5. 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一一對應。
6. 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7. 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那怎么生成目錄?
文章中大大小小標題如圖設置成對應序列標題
在目錄頁,“引用-自動目錄”,可以自動生成目錄
再也不用手打啦,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寫的對應章節啦
按住ctrl并在目錄頁的標題處停留,可以直接鏈接跳轉至對應章節
論文目錄檢測舉個例子
正確目錄用知網檢測系統生成的文本復制比報告單如下圖:
目錄的格式是一個細節問題,微小的錯誤可能就導致不一樣的結果,目錄正確知網系統會自動識別目錄分章節進行檢測,可以得出各個章節的詳細重復率;否則目錄不完全正確那么知網檢測系統不能很好的識別導致不能按照章節檢測,就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章節重復率結果,甚至知網檢測系統會把目錄當成正文檢測而使得目錄全部標紅而影響總文字復制比升高。
畢竟檢測一次支付一次費用,且測且珍惜啊
參考文獻格式怎么才標準?
1. 有明顯的“參考文獻”標記,參考文獻4個字獨占一行,下面是各個參考文獻條目;
2. 每個參考文獻有明顯的標號,標號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種:【Num】、[Num]、(Num);
3. 標號可以是Word自動生成也可以手工書寫;
4. 標號內不要添加標點符號,例如:不要[Num.]或(Num、)等;
5. 每個參考文獻中最好有時間休息或者URL或《》書目信息;
6. 一條參考文獻內及在此條參考文獻沒有結束時不要有手動換行或者回車符(即順其自然,滿行后會自動換行,請勿人為)
值得注意的一點:
檢測上傳的格式是word ?即.doc或.docx后綴結尾的格式
原因主要有4點:
1、知網查重時,Word中的圖片和公式基本都是檢測不到的,而在PDF格式中圖片和公式會通過處理識別成文本而進行檢測,這樣識別出來的內容和圖片以及公式有很大差別而被檢測成抄襲,PDF是不合理的。
2、若上傳PDF,查重系統會自動轉換成word文件,而在轉換過程難免會文字出錯、亂碼,公式變形、圖片扭曲,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3、 查重時,知網系統會根據自動目錄來分章節檢測,可以得出更細致準確的章節檢測結果。而查重PDF版本就沒有這樣的效果
4、知網查重時,附有標準參考文獻的Word格式論文,知網系統會根據參考文獻來檢測引用率,如果有引用的內容,報告中會有黃色字體,可以看到去除引用后的結果,從而可以看出文章是否過度引用。文章“知網論文檢測前如何正確撰寫參考文獻”有深入說明(紅色抄襲,黃色引用)
重點來了——
參考部分查重率居高不下怎么辦?
論文不就都是文字嘛,那咱們就來玩文字游戲
一、語法切入
1、改變句子的語態
主動改被動,被動改主動
舉個例子
內部出現惡意競爭的情況,打亂了市場秩序
可以改成
市場秩序被內部出現的惡意競爭的情況所打亂
2、打亂
例如
在城市公共交通PPP項目中,線路線網、交通工具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
改成
公共交通PPP項目在城市范圍內,交通工具、線路線網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
通過ctrl+F查找“、”
將“、”前后的內容調換一下,又快又好
3、邏輯處理
常見在分析原因一二三四,總結現象一二三四,得出結論一二三四
都可以改成1234或①②③④
或者直接分出四個段落
二、同義近義
使用ctrl+H,挑選詞組替換成近義詞
例如
也可以從形容詞切入:
巨大的數據量改成龐大體量的數據庫模型
以及名詞:土豆改成馬鈴薯
三、翻譯大法
首先,打開谷歌翻譯,然后把論文不放心的部分翻譯成英文(或日文德文俄文,隨你便),再把翻譯出來的再復制進去翻譯成中文,搞定
本法簡單粗暴而實用,但別忘了翻譯出來的多少都會有語法問題,為保證論文質量還需要快速讀一遍并修改語病之處
四、加減法
1、在論文中隨便加一些廢話:“也就是說”、“由此可見”、“上述結論引我深思”、“在我不斷翻閱搜集資料后”
2、圖片是不參與檢測的,一些列舉性的內容可以用邏輯圖表代替,包括用visio做的流程圖、思維導圖等,還優化了排版增強了論文數據的可視性
3、把原文中覺得啰嗦的部分索性刪去,再加過渡語潤飾
最后
論文最好是自己修改,不要花錢讓別人修改,特別是中介,小心論文被倒賣掉,賣給別人上淘寶買論文代寫的。每年都有不少新聞曝光兩篇論文完全一樣的事,若是攤上了,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可得不償失。
提醒大家,論文查重
第一:搞清楚學校使用哪個檢測系統
第二:論文初稿可以使用市面上相對便宜的檢測系統
第三:根據檢測報告,修改論文,將論文重復率降到最低
第四:論文修改完成后,為確保心中有底,一定使用學校相同系統提前檢測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