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棵花白
01
“何不食肉糜”這個典故的主角是晉惠帝。他聽說老百姓鬧饑荒沒飯吃,只能挖草根、吃觀音土,被活活餓死,表示難以置信,他很心疼自己的百姓,說:“老百姓沒有米飯吃,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身在高處,望不到底,四周歌舞升平,就以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去年我寫《生而為女人,我很抱歉》,講到偏遠農村女性是如何被剝奪接受教育的權利,選擇婚姻的權利,如何被壓榨,來補貼家中的男性,如何在職場被歧視,如何被同性長輩綁架約束,如何不被當作人看,如何被各種落后的思想劫持。
評論區可見部分城里的姑娘,一二線城市的小伙子,家里的獨生子女,都表示無法理解,他們認為現在女性的地位已經很高了,男女平等已經實現了。他們認為我寫這樣的文章是駭人聽聞,是為了博眼球罔顧事實。
他們眼前無法見到那些女性如何被歧視,不知道有多少女嬰胎死腹中。在我國法治社會已經禁止鑒定嬰兒性別的情況下,仍然有許多父母鉆空子,托人一路從深圳過境,將血液樣本送到香港去鑒定,一查出是女嬰,馬上墮掉。
思想蒙昧的地區,生下女兒,送人或丟掉,也是常有的事。我身邊就有因為是女嬰被親生父母丟到麥子地里被養父母撿回來的姑娘。連我的親妹妹,我媽當年也動了把她送人的念頭。
他們無法理解有人是以和他們完全不同的方式在生存著。不是生活,是生存。
女兒要上學,把女兒關進精神病院。女兒要打工,把女兒關起來強行嫁給四十歲中年男子。虐待女兒,毆打女兒,剝奪她選擇自己職業和婚姻的權利,隨便搜一搜就是一堆貨真價實的新聞,絕不是危言聳聽。
與你相比,與身處優渥條件,身邊都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朋友,父母思想開明的你相比,她們都是弱者。
你是強者,你很幸運,但是你不能否認有弱者的存在,不能否定她們需要被幫助,需要有人為她們發聲。
02
前幾天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還有救嗎?》已經有理有據的列數據,講理論,甚至剖析自己。
但仍然在評論區看到一個心理學的學生在評論里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并不大,雖然人的大腦結構思維模式在童年已經形成,但是只要你努力去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你要原諒云云。
他說,雖然我父母待我很好,很開明,我沒法體會那種感受,但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可以。
然后有人聲援他,說:“我最討厭這些困在原生家庭里走不出來的人了,他們就是自己不想走出來,活該。你和他們說這些干什么?”
當即我罵了一句傻逼,拉黑了這倆人。
朋友,敢情人家心理學專家三十年的實驗結果,一百多個活生生的例子,以及許多心理學家終其一生研究出來的理論,在你這兒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翻轉了。
后來有一個同樣學心理的研究生,在他的評論區說,你的這些理論,寫寫論文就行了,別放在實際生活里用。現實生活跟你理解的完全不一樣,一個人固定的思維模式,除非發生什么巨大的變故,否則很難改變。
這篇文章我收到了八十五條評論,出乎意料的,幾乎每一條都是長評,有些甚至上千字,都是在講述自己如何因為父母的教育不善,而產生了一生難以磨滅的陰影。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被親媽扔磚頭,甩柴刀,拎起火鉗就砸頭,一打電話就是要錢,親媽生病了找神婆,在神婆的慫恿下,要挖他奶奶的墳墓,燒掉他奶奶的照片,除了毆打謾罵,沒有一絲溫情。
還有一個,母親上了三次手術臺想打掉她,后來把她放在祖母家。父母離異,母親再嫁,她10歲才能上學,母親和繼父一家其樂融融,給繼父的孩子買幾百塊的衣服,她卻只能穿人家不要的。被丟剪刀,甩耳光,挨板子,常常遭受毒打。初二的母親節,她想回家給母親一個驚喜,卻撞見了母親出軌。
在所有痛苦的自述里,本段開頭那兩條說風涼話的回復顯得格外扎眼。正應了陳緗眠那句話:“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尤其是中國。道德的盜賊消滅不完,小人的說辭總是義正言辭。”
說實話,你的家庭幸福,心理沒有什么擰巴的,你是人生贏家。但是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是弱者。這些弱者不奢求你能理解,也沒想讓你同情,只是你別說風涼話就行了。這篇文章也不是寫給你看的,你湊什么熱鬧。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飽漢不知餓漢饑。
有個讀者說:“誰都不想做刺猬,頂著一身刺。”
03
前幾天看知乎上有人說,同性戀在中國的地位已經很高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讓他形成了這種認知。蔡康永的社會地位算高了吧,可他還是哭著說:“我們不是妖怪。”在很多人眼中,同性戀就等同于惡心,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疾病。
能夠包容同性戀的人,依然是少數。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模仿游戲》,講的是圖靈的一生。他發明了計算機,破解了德軍密碼系統,扭轉了二戰格局。然而因為他是一個同性戀者,被視為神經病,逮捕迫害。
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關于我為什么支持同性戀。我說,雖然我是異性戀,異性戀是大多數,但是我完全支持同性戀,盡管這個群體是少數人。只要他們你情我愿,并且沒有傷害到別人,那他們相愛又礙著別人什么事了?
他們甚至不能坦坦蕩蕩的在日光下接吻,不能攜手自己的愛人走入婚姻。輿論所迫,他們只能形婚,不婚,或者私生活混亂,最不幸的就是防護措施不到位,感染艾滋病。
如今他們是少數,是弱勢,我們異性戀人多勢眾。但是衡量人的標簽不止一種。
如果有一天,你被劃分到一個小眾的,弱勢的,各種權利被壓迫的群體里,你自己知道自己是無辜的,但是掌控話語權的大多數不這么認為,把你當怪物看,你會怎么想?
04
我一直覺得,投胎是一個人最棒的技能。
投胎成白人,免受種族歧視。投胎成富人,免遭“窮都是因為不努力”歧”視,投胎成男人,免遭“女人懂什么”歧視,投胎成四肢健全的樣子,免受殘疾人歧視,投胎避開敘利亞阿富汗,可以免受戰亂,投胎投到北京,結婚就相當于兩家千萬市值的公司合并。
有些人生下來就擁有了強勢資源。接受最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圈子里也是同樣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他們就算不努力,人生也爛不到哪里去。
但是有些人即便竭盡全力,傾盡整個家族的資源,都未必能趕上你的起跑線。
我小時候特別節約用水,近乎變態,因為我聽說很多非洲的小朋友都沒水喝。后來我知道就算我再節約用水,沒水喝的孩子就是沒水喝。
在生存條件上,他們是弱者。我們很多人都不是生來就是人生贏家,大多數人都很普通,在某些點上,可能也是弱者。這些弱是不容否認的弱,與生俱來的弱,在某些人眼里,弱就是原罪,弱肉強食是自然規律。
我卻覺得,人性,文明,文化,是反自然的。當然,我同樣很厭惡一些恃弱凌強,“我弱你就得讓著我”的道德綁架,但是,不去否定弱者存在的價值,不去憑借自己先天具有的優勢而對弱者橫加指責,是一種修養。
如果他們有和你一樣的條件,他們或許可以比你做得更好。
我自己也偶爾會歧視別人,也經常會歧視自己,完全消除歧視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你坦然承認自己是某一方面的弱者,承認世界上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弱者,就不會再遮遮掩掩,試圖假裝完美,會活得舒坦許多。
最后但是最重要的是,弱者需要為自己發聲。身為一個寫字的,也有責任為弱者發聲。所以,隨便怎么說我博眼球駭人聽聞吸引流量就只想紅,也左右不了我的筆。
說起來,我想紅這一點,倒是真的。不過這又是另一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