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道:“為了王老大,我會將所有的衣服都當光,只穿著條底褲回來。”
他笑笑,接著道:“但為了你,我可以將這條底褲都拿去當了。”
喜歡古龍的人大都知道,《歡樂英雄》是古龍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可是這部作品相比較于古龍其他的大作,無論是大眾知名度,還是影視化改編,都要弱不止一個層次。大家都知道李尋歡、陸小鳳、傅紅雪、楚留香、花無缺,可要是說起郭大路,這個聽名字就像是路邊貨的主角,除了資深的古龍鐵粉,估計沒有人會知道這是古龍筆下的主人公。
《歡樂英雄》同樣也是我最喜歡的古龍小說,沒有之一。這部作品作于古龍創作生涯的巔峰,在我看來與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武俠作家的創作到達一個巔峰之境后,難免會陷入一種自我的桎梏,既難以突破自己,又不愿自我設限,于是,金庸寫《鹿鼎記》,來反對自己創造并主導的武俠流派,而古龍同樣的站在巔峰回顧自己的創作,用一種非古龍的心態寫古龍的故事。
《歡樂英雄》的本質上就是西方的《老友記》,中國的《愛情公寓》、《武林外傳》,講述了主人公郭大路、王動、燕七、林太平四人同住在富貴山莊,一座窮的只剩下一張床的房子,他們各有缺點和不愿為外人道的前塵往事,但是他們很快樂,就算窮的響叮當,餓的叮當響,他們還是最快樂的英雄。這是一群武林之外的人,這也是一個武林之外的故事。走出富貴山莊,他們就是一方豪強,可他們心甘情愿的窩在一個破爛山莊里,有知己處,見自己。
四個不同身世、不同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這些秘密的露推動了情節的發生發展。四個秘密的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故事,憑借著古龍的懸疑筆法,將整個江湖納入其中,使得這部作品沒有局限于個體,只是也走向了正常化敘事,著實有些可惜。
這種一起瘋癲的友情在古龍的筆下,詩意無限,也是古龍在他所有作品中共通的情愫。但是,真正能看到古龍的轉變的人物,是那些配角,郭大路的情人,王動的朋友,燕七的父親,林太平的未婚妻,這些人物每一個都有著鮮明的特點,但共同之處在于同情和原諒。這種情感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發自人物內心的共情性,古龍一向推崇經受過考驗的人性,可在他的作品中,這樣的人少之又少。這一次,古龍選擇了更加溫和的態度,原諒那些未通過他的人性考驗的人們。
《歡樂英雄》中還是講古龍信奉的友情,只是這一次,古龍選擇相信人性,不再將人物設定為暗黑陰翳,而多了一些在其他作品中很少見到的溫情。
在讀《歡樂英雄》的時候,我總是在想,古龍在寫就這部作品的時候,應該始終是笑著完成的吧。那樣開心,恣意的文字滿溢著古龍的喜愛之情,那筆下的人物完全脫離了他的控制,而他只是代替那些人物表達。故事本身已經不重要了,這時候,大家應該一起歡樂。散文詩一樣的表達敘述,充滿著感性的情調的抒發,無視邏輯理性與敘事完整,只要歡樂就好。相比于古龍的賣字買酒之作,這部作品才是真正的古龍。
可惜的是,就連他的未完之作《圓月彎刀》也因白古那平平無奇的外貌為眾人知,《歡樂英雄》卻因不適合影像化,流落在故紙堆里,被現在的讀者忘記。然而更可惜的是,也許再過幾年,古龍也將不為人知,成為上個世紀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