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xù)用檢視閱讀的第五個步驟——讀有代表性的幾篇文章,來了解一本書的重點部分。找來《窮查理寶典 》的開頭一篇,中間講他工作、學習方法的一篇,查理十一講一篇,用略讀的方法,看看有什么收獲。
開頭:查理芒格傳略
用時7分鐘。讀完此篇,對芒格的印象是這樣的:
1.沉默寡言,低調(diào)為樂,喜愛思考。
2.與巴菲特幼年就有交集。(很多名人,密集出現(xiàn)在一個地方,而且在幼年時都有交集。)
3.喜愛閱讀,幼年即用閱讀時得到的經(jīng)典知識駁斥周圍人的世俗智慧。(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到了老年,孩子稱他為長了兩條腿的書。
4.非常喜歡本杰明富蘭克林。(很多美國人都以富蘭克林為榜樣。)
5.擅長邏輯推理,喜歡數(shù)學和物理學(尤其是物理學通過概念和公式認識世界的方式),享受探究未知事物的過程。
6.做人有原則。在任職的律師事務(wù)所中提出選擇客戶的原則:選擇那些你愿意與之交朋友的客戶。(這個原則,很有意思。)
7.35歲時遇見29歲的巴菲特,發(fā)現(xiàn)有太多相同的想法。(這是合作的基礎(chǔ)。)
工作、學習方法篇
用時7分鐘,只看了前面兩篇,依然不自覺對其中的句子進行了思考。得到的收獲如下;
1.查理投資采取的是多元思維模型。他說如果處理問題只用一種思維去看,就好像手上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釘子。(生活中,很多人就是這么做的。)
他使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方法進行研究,里面涵蓋了歷史學、心理學、數(shù)學、工程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統(tǒng)計學等諸多學科,而且這些知識都是查理自己摸索出來的,并不是從課堂上學到的。(重點是在用中學。這么多學科知識必然是統(tǒng)一在他的投資框架中的,并不是對每一個學科都有完整的思維體系。)對于一切看似孤立存在的事物,其實都跟周邊有聯(lián)系。(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他把用多元思維看待問題,從而出現(xiàn)一種豁然開朗的現(xiàn)象叫做“l(fā)ollapalooza”效應(yīng)。(這一大串字母,本義是非常出色的人或物。但看起來更像個咒語,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當你用多元思維終于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時,不妨喊一聲“l(fā)ollapalooza”!)
2.查理強調(diào)紀律和耐心。他認為只要幾次決定就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在重要的事物上下重注,長時間堅持,必有巨大回報。他甚至提出,采取課堂打卡記錄本,假定你一生只有20次投資機會,投資1次,劃掉1格。這樣你就會真正明白投資。
在哈佛學習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
用時7分鐘。在哈佛的演講上,查理用了一種幽默的說法,那就是他要提供失敗人生的藥方。
首先他提起了前人卡森曾經(jīng)給出的過上失敗生活的三個藥方:1.為了改變心情服用化學物質(zhì)(飲酒、嗑藥等)。2.妒忌。3.怨恨。
隨后,他又增添了四個藥方。
一是反復無常,在這個領(lǐng)域看看,在那個領(lǐng)域轉(zhuǎn)轉(zhuǎn),這樣在龜兔賽跑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僅優(yōu)秀的烏龜會超過你,后面是一群又一群普通烏龜超過你,再后來是拄著拐杖的烏龜超過你……
二是只從自己的經(jīng)驗獲得知識,不屑于從前人和周圍人的成功或失敗中吸取教訓。舉個例子,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可不就跟痛苦生活擦肩而過了嗎?可千萬別學他。
三是當遭遇人生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時,就此一蹶不振。這樣你就可以一直躺在失敗的懷抱里面不用起來了。
四是故步自封,害怕自己所知的被否定。一定要把自己的思維搞得很封閉,你就是對的,只要跟你想的不一樣,那就都是錯的。這樣你就不用學習新知識,永遠躺在以前的功勞簿上就行啦。
想要過上痛苦生活,可得好好服用這些藥方,一個都不要放過!
通過略讀,我們大概知道芒格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思考方式和特點是什么樣子,這本書的主體內(nèi)容是什么。下次讀這本書時我們就知道,重在把握查理提出的系統(tǒng)化的思維是什么,又如何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