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點進這篇文章,我想你一定是在讀學生,或者剛離開學校不久,如果不是,那也請你耐著性子往下讀讀看,說不定我的某些觀點與你不謀而合呢?
別著急,這篇文章并不會教你使用什么手段方法來逃避課上老師的點名,因為我也不知道老師啥時候心血來潮就點名玩玩,興許他的課沒備好沒話說了,又或者懶得講課了想休息一下,就來點個到吧。幾百號人呢,點完也得半小時吧,起碼備課的準備時間算下來至少也節約了兩小時呢。教師職業還是很辛苦的,應該被體諒,你說對吧?
想學怎么逃課,那我先問問你,為啥想逃課呀?時間太早起不來,老師講不好,內容太無趣,不感興趣,無聊,浪費時間,你肯定能跟我舉出一大堆理由。的確,我逃課那會兒也是這樣想的,如果你要問我后不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我肯定打著哈哈說青春無悔,雖然還是有些遺憾,只是如果可以再上一次大學,該逃的課我肯定一節不落還得逃,逃得徹底,逃得瘋狂,逃出生命的態度。
那么哪些課才是該逃的課呢?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我并不想批評現在大學的課程設置,因為我給不了更好的改進方法,那些課程應該都是有用的,雖然也許短期內產生不了實際效益,但這種標準化的教育制度也是一幫專門做社會研究的學者、教育家們鼓搗出來的最適合當下形勢的一套東西,但是就我個人來說,我并不是對每一項課程的設置都感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不感興趣,我為什么要逼自己去堅持去學?
人生就那么一次,如果苦哈哈地堅持著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在其中找不著半點樂子,這樣有什么意義呢?到死的時候回憶起來盡是“當時我怎么怎么就好了”“后悔沒去怎么怎么了”,感覺自己白活了一世,那可真是有夠慘的!所以呀,找點感興趣的事做,不感興趣的課該逃就逃了吧!
標準化一的教育如同大規模機器生產的零件,每一個都毫厘不差。大學里基礎課程的設置就是這部生產零件的機器?;ù蟛糠謺r間學習這些基礎教育的課程,也許能獲得高的學分、老師的青睞,甚至高額的獎學金,成為眾人眼中的“學霸”。我只想說,你們的學習精神我很欽佩,但你們的學習方法我絕不認同。
我敢肯定的說,完全依從學校教育絕不會是一個好的學習者。采銅在《精進》一書說:“無論學霸還是學渣,都沒有自主學習的強烈欲望?!币粋€明了自己志趣的人一定不會只盲目想要取得高的學分,在做人生加法的同時,也一定是懂得取舍,畢竟人的精力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除去吃飯睡覺,可利用的時間真的不太多,哪有閑功夫每件事都做的完美無可挑剔呢?
連莊子都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他都知道人生有限而知識無盡,他都在取舍,何況是我們每一個平凡人呢?想成為名醫,就無須非得逼自己花大精力去弄懂什么是剩余價值,想成為奧運冠軍,就別勉強自己在教室里非得提起精神聽老師解釋什么是資本主義。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那就去做你想做的事,該逃的課就逃了吧!
當然,我不是鼓吹逃避學校教育,然后淪陷在無休止的娛樂和睡眠當中,就像采銅說的“最關鍵的轉變,是要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一個獨立的、有想法的人肯定會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者。
學海無涯的“學”并不專指的學校教育里的學習,步入社會同樣也需要這種無限學習和不斷研究探索的精神。
就像經營服裝店,得緊跟潮流嗅出下一季流行方向;或者咖啡館,不斷推出新品,研究新的拉花式樣;或者做銷售,研究客戶心理,這些都是不同類型的學習。
當然這些學習都是源自所從事行業的需求,很有針對性,在校大學生們沒有這種來自行業的迫切需求,很容易盲目迷了方向,所以淪為了為學分而奮斗的“學霸”或者沉淪放棄學業的“學渣”,在我看來,實在有些可惜。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要知道自己到底想成為怎樣的人,其他跟自己目標的實現有沖突的事情該放就放開吧。
在不掛科不重修,混到大學畢業證的前提下,該逃的課就逃了吧!祝你們都能順利畢業。
聲明:個人觀點,不供參考,僅作休閑笑料。如有模仿實踐,出現問題,作者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