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早上好!
寒假第一天的學習,有40位孩子學習并發了語音,有16位家長也學習了《公冶長》篇的第23、24章,太棒了!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當了老師再當媽,常常感慨孩子教育太重要!當然,比的不是分數,而是父母的教育智慧。我信奉那句金光閃閃的話——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父母要及格,先啃十個硬道理吧!今天先啃了五個硬道理吧。
01 有張書桌
有位爸爸曾經驕傲地告訴我:我家并不奢華,但唯一值得驕傲的是,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很大的書桌,我的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在上面閱讀、作畫,書香的熏陶勝過一切口頭說教。
我欣賞這位有遠見的家長,還有什么教育比潤物無聲更美好呢?如果孩子眼過之處盡是零食,他就可能變得貪吃;如果家里的麻將聲爭吵聲此起彼伏,孩子的世界就會遍地狼藉;如果每個房間總是飄著書香,孩子的靈魂就能得以滋養。
所以,有張書桌,是養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
為了給孩子耕耘一片書香園地,家里的書可以進行分類,并附上標簽。書房里的書,可以是經典大部頭,讀完還可收藏;茶幾上的書,可以是近一個月必須看完的;臥室里小書架上的書再進行細化:一類是識字書,每天認字5個;一類是智力書,閑來鍛煉思維;一類是故事書,方便睡前閱讀;一類是圖畫書,用于周末涂鴉。這些書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完整構建動手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02 家風是一面鏡子
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都是父母美德的傳承;每個孩子身上的頑劣,都是父母缺點的映射。所以,家風永遠是一面鏡子。為了讓這面鏡子更明凈,家長要給自己制定規矩:不說謊話,給孩子的承諾一定兌現;不在孩子面前議論是非、抱怨生活;不和孩子討論老師,維護孩子心中的敬畏和熱愛。
在我的教育觀里,父母教育意見不一致,是家教之大忌。例如孩子吃飯這件事兒,父母要求自己吃,爺爺奶奶堅持喂,當大人的意見不一致,孩子就會無所適從,并且容易混淆他們的是非觀。關鍵時候,可以召集家人開個小會,統一意見,當面給孩子申明吃飯的重要性并制定規矩。
三代同堂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分工一定要明確。比如奶奶負責日常作息和飲食調理,爺爺負責棋牌娛樂和戶外活動,媽媽負責習慣養成和學業輔導,爸爸負責性格塑造和是非裁決。這種看似涇渭分明又水乳交融的職能分工,可以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成長環境。
03 一本成長日歷
兒子還未出生,我就給他開設了一個QQ空間,以他的口吻寫日記,一直堅持至今。日記有長有短,偶爾配圖,偶爾配樂。他的喜怒哀樂,帶給我細水長流的幸福。
許多媽媽像我一樣,用這樣的方式記錄孩子的點滴,可謂用心良苦。文字不必優美,哪怕記成流水賬,也是一本值得回味的成長日歷,孩子長大后還能續寫新篇,漸入佳境。
這,也是做時間的朋友吧!
04 溫度就要剛剛好
育兒就如養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小脾性,有的喜陰,有的喜陽。父母在處理大事小事的過程中,溫度的拿捏很重要。過熱過急,會矯枉過正;過冷過硬,又會傷了自尊。唯有時刻保持一份溫和的心性,才能把孩子調教得同樣有智慧。
除了吃飽穿暖,關懷孩子內心的溫度,才是更加重要的。平日,我也責罵孩子,但責而有度,不可輕易觸碰他的尊嚴。常常剝奪孩子自尊的最壞后果,莫過于讓他鄙薄自尊并且習以為常。
05 孔雀會在贊美中開屏
教育中的“放養”論由來已久,但據我的所見所聞,許多家長的放養是無底線的,甚至包括是非觀的放任。
孩子搶別人的玩具,你不能視而不見;孩子幫助他人,事后你要表揚;孩子為你端茶倒水,幫你做家務,都要及時地表達謝意。從小讓孩子懂得是非、學會擔當、樂于付出,這比學知識更加重要。
當孩子事情做得漂亮,也要不吝贊美,孔雀會在贊美中開屏。但表揚需要藝術,不可過大過空,要有針對性,例如:你繪畫的創意很特別;你聽課的表情很專注……永遠要記得,孩子天生的聰慧是不必表揚的,后天的努力才值得鼓勵。
徐新云
20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