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周一陰D38
“志道樂學·國學經典”D546
《莊子》外篇? 田子方
二
【原文】
? ? 溫伯雪子適齊,舍于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1],吾不欲見也。”
? ? 至于齊,反舍于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2],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3]。”出而見客,入而嘆。明日見客,又入而嘆。其仆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嘆,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4],其諫我也似子[5],其道我也似父[6],是以嘆也。”
? ? 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7],亦不可以容聲矣。”
【注釋】
? ? [1]陋:淺陋。[2]蘄(qí):請求。[3]振:啟發,或作救解,救己之失。[4]若龍若虎:形容動作儀態蘊含不可抵御的威武氣勢。[5]似子:如同兒子對待父親,形容宣言規勸時態度之恭順。[6]道:通“導”,引導、指導。[7]目擊而道存:用眼睛一看而知大道存之于身,無須言說。
? ? 【譯文】
? ? 溫伯雪子去齊國,中途寄宿在魯國。魯國有個人想拜見他,溫伯雪子說:“不可以。我聽說中原的君子,他們雖然明白禮儀,但是不懂得善解人意,所以我不想見他。”
? ? 去了齊國之后,返回途中又寄宿在魯國,那個人又請求拜見他。溫伯雪子說:“先前要求拜見我,今天又要來見我,這個人一定是要來啟發我的。”溫伯雪子于是出來接見了這個客人,可是回到屋里就不住感嘆。第二天再次會見這個客人,回到屋里又感嘆不已。他的仆人便問他:“先生您每次會見這個客人之后,回來必定感嘆不停,這是為什么呢?”溫伯雪子說:“我以前就對你講過:‘中原國家的人,明白禮義卻不善解人意。’前幾天拜見我的那個人。進退全都合乎禮儀,動作舉止如龍似虎般神氣活現,他勸告我時像兒子一般,教導我時又像是個父親,因此我總是感嘆不已。”
? ? 孔子見到溫伯雪子后,一句話也不說。子路問:“先生早就想見溫伯雪子,可是見到了他卻一句話也不說,為什么呢?”孔子說:“像他那樣的人,看他一眼就知道大道體現在他身上,我也就用不著再說話了。”
2022.02.08周二陰D39
“志道樂學·國學經典”D547
《莊子》外篇? 田子方
三
【原文】
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1],無器而民滔乎前[2],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 ? 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于西極,萬物莫不比方[3],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4]。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5],而不化以待盡[6]。效物而動,日夜無隙[7],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8],知命不能規乎其前[9],丘以是日徂[10]。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11]。吾服,女也甚忘[12];女服,吾也亦甚忘。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13]。”
【注釋】
? ? [1]比:私意親近,周,周遍相親。[2]器:權勢利祿。滔:聚。[3]比方:言人順從太陽的方向動作。比:順也從。方:方向。[4]是:此,指日。亡:無。這句意思是,日出則操作,日落人無事可作而休息。[5]受其成形:秉承天賦之形體。[6]不化:不會化作他物。待盡:等待窮盡其天年。[7]無隙:變化日新不息,沒有間隙。[8]薰然:形容氣自動聚合之狀。[9]知命:知命之人。規:測度。[10]日徂(cù):日日與變化俱往。徂:往。[11]唐肆:空的集市。唐:空。肆:集市。[12]服:習。甚忘:全都遺忘。[13]不忘者:指與化俱往,日日更新之道。
? ? 【譯文】
? ? 顏淵問孔子說:“先生慢走我也慢走,先生快步走我也快步走,先生跑我也跑,先生快速奔跑,腳掌好像離開地面一般,而我只能瞪大眼睛在后面看了。”孔子說:“顏回,你說的是什么意思?”顏回說:“先生慢走,我也跟著慢走;先生怎樣講,我也跟著怎樣講;先生快步走,我也跟著快步走;先生辨析事理,我也跟著辨析事理;先生奔跑,我也跟著奔跑;先生講論大道,我也跟著講論大道;等到先生腳掌如同離開地面般疾速奔跑,我只能瞪大眼睛在后面看,先生不用說話就能取信于人,不與人接近就能親近于人,沒有權力地位而人們都前來相聚,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而已。”
? ? 孔子說:“啊!這還不明白嗎?悲哀莫大過心死,而身死還是次要的。太陽從東方升起而隱沒于最西端,萬物沒有什么不遵循這一方向,有眼有腳的人,期待著太陽的運行而獲取成功,太陽升起便獲得生存,太陽隱沒便走向死亡。萬物全都是這樣,等候太陽的隱沒而逐步消亡,仰賴太陽的升起而逐步生長。我一旦稟受大自然賦予我的形體,就不會變化成其他形體而等待最終的衰亡,隨應外物的變化而相應有所行動,日夜不停從不會有過間歇,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那么溫和而又自然地鑄就了現在的形體。我知道命運的安排不可能預先窺測,所以我只是每天隨著變化而推移。我一直和你這樣接近而你卻不明白這個道理,這難道不悲哀嗎?你大概只是著眼于我顯著的方面,而那些顯著的方面已經成為了過去,而你依然尋求它們并相信它們的存在,這就像是在空蕩的市場上找一匹馬一樣不可能。我對你的思存很快就會遺忘,你對我的思存也會很快成為過去。雖然如此,你還憂患什么呢!即使忘掉了過去的我,我還有不被忘記的東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