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這兩天聽《我們為什么愛唐朝》,講到玄奘時,李四龍老師是這么說的:
中國的小朋友,大概從記事起,就會從《西游記》里知道有一位“唐僧”,他的徒弟武功高強,一個跟頭能走“十萬八千里”,自己還非得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小朋友們因此對他沒多大興趣。
最后那句“小朋友們因此對他沒多大興趣”,李四龍老師是用極其平常、波瀾不驚的語氣說出來的,當時,我就笑噴了。
別說小時候,哪怕現在,我還是喜歡無所不能的孫悟空多一點。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概說的是唐僧師徒幾人其實都代表了我們身上的一種性格側面。
孫悟空本領高強,不受常規約束,喜歡自由,充滿幽默及冒險精神。這可能就是我們童年的縮影吧。
小時候,我們無憂無慮,做事沒有顧忌,全憑一己喜好,想什么就會說什么做什么。那時的我們如此天真,只有快樂是最重要的。
可惜,我們慢慢長成了唐僧……固守本分、按部就班,可能還像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沒有自律,或者像沙僧一樣吃苦耐勞、默默無聞,唯獨把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而那座高聳入云的五行山是我們自己畫地為牢罷了。
其實,孫悟空才是我們快樂的源泉……當生活乏味無聊時,應當像稚子多學學,多釋放一點真正的自我和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