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的荒廢時光,每日下班后,節假日,我都是用于娛樂消遣之類的活動。抖音、頭條、微博、知乎等都是我日常查看信息的窗口,看著各種標題黨,各種評論,我就在這些內容中神游。兩年過去了,我得到了什么。比較有用的,還是一些斗圖之類的技巧,其余部分是被一些帶有誘惑性的內容引導,不斷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吸引。時光就在指尖浪費,增加了眼睛近視的度數,還增加了面對未來的焦慮。再這樣下去,我就成了被波浪推到哪,就在哪擱淺的人了。即使我再對很多事情無動于衷,也不愿做這樣的人,再怎么,至少也要掙扎一下。
這種要讓自己每日輸出想法的想法,我兩三年前就有。由于人的惰性,我慢慢地走最舒適的道路,躺下來,看各種新聞資訊,或者玩游戲等。近日一次多日不見的朋友的相聚,我看到他們身上很有閃光點,正像看到了兩三年前的自己,那時我也是喜歡思考學習,樂于寫寫文章,不像現在每日下班后被抖音頭條所迷,想想以往我還會憑著一種樂趣來寫寫代碼。如果我一直堅持了下來,應該也會像他們那樣。朋友間的交往,像是這樣有激勵的作用,我感覺是最好的。很慶幸我有這樣的朋友,我一直堅持的真心待人,為朋友著想的原則能讓我得到這些,說明我的堅持是正確的。兩年下來,我的經歷我的所思,都在腦海中,讓我盡力去把這些挖掘出來,多寫幾篇,也算是為了寫文章而寫吧。
自己畢業以來,在外工作四年多,也算是時代浪潮中的一份子了。人在社會中生存,追求各種資源,權力地位金錢,當無權無勢無錢的人,見到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如何將某一件看起來十分麻煩困難的事情游刃有余地解決,心里不免有種渺小的感覺。為了讓心愛之人開心,不受傷害,總會去想,如何讓自己有更多錢、更多影響力。一個人身處社會越高層,擁有的越多,對自己生活的掌控力更強,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人活著為了什么,不就是更多的選擇,少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多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人活著,還像是為了抵御世界將自己的一切摧殘,親人朋友的生離死別、身體的逐漸消亡,還有外界的一些掠奪、傷害,維護著自己擁有的東西,發展壯大包含自己的事物。從更大的層面講,生命在吸食著負熵,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序穩定,它要從外界汲取能量、信息。人作為大腦高度發達的生物,對于信息的處理很擅長,多看一些書(獲取信息),多思考(處理信息),多實踐(輸出),如此,當人多一些經歷,多處理一些事情,他就變的更加有序、穩定。外界的小程度的輸入、刺激不能夠大大地打亂他的穩定性,反而讓他的穩定系統得到豐富,更好應對下一次的刺激。
構成人的物質,精妙復雜,構成一套生命系統,細胞中細胞核指導著細胞合成完成各種功能的蛋白質,人的器官、組織相互配合,在物質上創造出我們能夠思考、行走、說話等的條件。一旦某一部分功能出現問題,比如神經系統出現問題,人難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控制自己的手腳,難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回憶自己想回憶的事情,難以控制自己的手抖動(帕金森)等。我們的所思、所感、所為,都是由物質構成。當我們是正常狀態下,難以體會到整個生命系統精妙的配合,彷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存在,直到出現病痛,某個功能不能正常運行,會感到難受、不舒服。維系一個精密復雜的系統,需要精心呵護,為此我們要勞逸結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這篇隨筆,沒甚么主題,想到啥就寫啥,猶如意識流,自言自語。我有一些教導如何寫作的專欄書籍等,今后多加運用于寫作之中。等以后回過頭看看過往的作品,看看自己的表達有沒有進步。一有時間,應該多加思考,并且注意要有輸出,不然自己就處于幻想中,不能真實地看到自己。有時覺得自己有這樣那樣的能力,不真正去做的話,可能就只是自以為是,當挑戰來臨的時候,就措手不及了。自己的想法怎么樣,表達出來是怎么樣,總是有差距,表達出來,就是自己與世界的交流,慶幸這個互聯網的時代,自己的想法可以發表,有的人能看到,有的人能看懂,有的人能給予反饋。想把自己此時對世界的思考表達出來,讓世界看到,讓自己的內心更加開放的接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