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月和裝修公司的各種斡(nao)旋(xin),小房子裝修終于完工,在十一的時候入住了。搬家那天,和閨蜜出去吃飯,在商場5樓美食層來回走了兩圈都沒選出個餐廳(挑剔臉...)。
0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商場里的餐廳全變成了網紅店。不管是在北上廣深任何一個城市,商場里招商的餐飲大概差不了多少。置身其中,有一種很朦朧的暈乎乎的感覺,就好像所有的餐廳都一樣,可是又有那么一點不一樣。
網紅餐廳界有一股很強的勢力,就是這兩年快速崛起的各種魚鍋,對對對,一眾川湘口味的那種大雜燴。底下墊一層(豆芽)兩層(豆腐皮)三四層(金針菇蓮藕魔芋等等)的蔬菜,中間飄一層薄薄的誘人的Q彈魚片,上面壓厚厚一堆紅椒青椒泡椒。一個大大的炭火鐵鍋端上來,足足占了一半的餐桌面積,卡座的沙發椅又真的很矮(不過很軟很舒服),每次夾個魚片撈個豆腐皮都要舉起手臂伸過去,如果再煮個粉條啥的,那姿勢就更美了。
這種大鍋菜有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重口味,以麻辣口味和酸菜口味為主。對嘛,看到上面一堆堆的辣椒和紅不見底的牛油就知道了。你隨便看,店密密麻麻多的啊,什么探魚、蓉魚、川格格、太二、炭舍、陸小鳳等等等等,數都數不過來的。對于喜歡清淡口味的我來說,總是被這些折磨的死去活來。
02
無奈,最后我倆還是選了這樣一家網紅餐廳。不過這次,我們點菜另辟蹊徑,放棄特色菜和推薦菜系,專挑一些冷門的,然后意外遇見了一道大雜燴中的清流,就是番茄魚啦。整體配菜就是大雜燴的規格,炒番茄做湯,豆芽金針菇壓低,魚片飄在上層。鹽味很淡,基本就是靠著番茄的酸甜撐場,整體很家常的味道,不過吃起來卻別有一番美妙的滋味。
回去的路上,閨蜜跟我說,這個番茄魚有什么技術難度嗎?不就是媽媽做的番茄湯面,把面條換成這些青菜和魚片就對了嘛。對哦,這么簡單的大菜,又合口味又上臺面,如果我學會做了,會不會是一件非常拿得出手又值得驕傲的技能。
03
終于熬到周末,決定自己復制一款番茄魚出來。
想我以前吃飯總是胡吃亂搭,再加上懶癌晚期,所以應該是不會選擇看菜譜做菜了。也就灑脫點吧,手機一丟,直接穿圍裙進廚房。
畢竟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雖然整個過程寫著:沒有經驗。不過確實不至于真人秀上明星們演出來的手忙腳亂。
做菜呢,還是很有意思的。我先從冰箱里一通翻找,拿出可以墊底的青菜,然后挑了一顆軟軟番茄洗好切好備用(想想我一直是把番茄當水果吃的)。
然后就是開火上灶的過程,加油,蒜瓣蒜苗扔一點進鍋炸香(美食推文都是這么說的吧?),把切碎的番茄塊丟進去翻炒,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差不多等西紅柿已經融化成醬的時候,加入開水(后來朋友告訴我說應該加入涼水蓋上煮,這樣湯比較入味兒。可是沒辦法,我是為了快嘛,強詞奪理臉~),在溢開的湯花中加入蔬菜群,我加的有金針菇、娃娃菜和豆苗,都是我平時最愛的蔬菜。順便呢,加了一勺鹽進去。蓋上鍋蓋等著咕嚕咕嚕的煮青菜了。
當時看到隨手丟進去的這一排金針菇,好像一個廚師的帽子。一下子激動不已,好像自己已經是一個大廚神一樣的神氣。
盯著這一鍋美物,我深深的相信,每個女孩都有做菜的天賦,以及成為廚神的幻想。如果現實生活里她還沒有進廚房,只是機會未到。
等到所有的青菜都下過煮軟后,這一鍋紅黃綠大鍋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顏色清新色澤奪目,看著就很健康很誘人,熱氣騰騰的冒著熱氣,好像是在跟我親切的打招呼。
接著,把一片片白里透紅的魚肉穿過繚繞的水汽,放入鍋中,就好像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少女奔向花叢中,那種美好幸福的畫面。不多會兒,少女已經褪去嬌羞的粉色,渾身散發潔白的光芒,我心念念的大片魚肉,好美味的樣子。
關火,出鍋,盛到碗里,是這個樣子滴。扔了點香菜,加了一滴香油,瞬間香氣四溢。
這就是我的廚房處女秀,和餐館的比起來還是差別也不大是不是(瞎話臉)。
04
其實平心而論,這碗番茄魚不管是色、香、還是味兒,都沒有非常誘人,但是我吃的很開心啊。對的,就是感覺整個天空都一起晴朗了。
發圖給閨蜜看,她說,你這圖拍的也是原汁原味,非常生活,如果所有美食號都像你一樣發圖,大概全世界都瘦下來了。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自己做飯吃的感覺,真好!